李堂嘿嘿笑道:“汤圆他们还是不了解八叔的真面目!”
李幸也嘿嘿:“二哥,您说的都是老黄历了。现在爸爸的温柔,只有七妹和九妹能享受到。不信你们看治国。”
众人看向平头黑脸的治国后,再次轰然大笑。
看了半天热闹的大人们也跟着笑,李海道:“是不能老惯着,到了年岁就该长大了。汤圆都三十了,治国也二十了,都不是小孩子了。”
李江摸了摸自己一头花白的头,道:“行了,我们这辈子算是行了。年轻那会儿,干完活大哥还跟我们说,哥七个多出点力,不管咋说,怎么也得给最小的老赖货娶一房媳妇,然后轮流帮扶着,能过下去就行。没想到,最赖的老小,生生把这个家给托了起来。现在最低的也是副县太爷了,李坤的儿子今年都考大学了,下一辈又开始了。
但你们要知道今天是咋来的,你们要听你们八叔的话,不然我们可不愿意。”
李清道:“那么难的年月里,全靠一家相互扶持相互理解走过来的。你们不要羡慕李坤、李城,他们是自己先做好了,才值得你们八叔拉扯一把。咋,你八叔今年也五十二了,还想让他作牛作马继续拉扯你们?”
李源笑道:“好好干,肯定都有机会。但是不要闹,闹的人肯定要挨板子。行了,就说这么多。这次回来的人多,得分开轮班做饭。你们自己排班,买来猪羊杀了拾掇好做饭。在外面一个个都是官老爷,回家好好做饭刷碗吧。今天晚上,咱们酒桌上不分叔侄,看看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汉!”
“哈哈哈!好!”
等一群第三辈们纷纷离开忙活,李湖问李源道:“老幺,有人跟你闹了?”
李源摇头笑道:“他们倒是敢!提前打个预防针,他们没啥问题,就是娶了媳妇成了家后,媳妇们没经历过咱家的过去,估计不乐意有的厚有的薄。不过,也是人之常情。”
大嫂子对其他几个妯娌道:“回去跟各自儿媳妇多说说,把道理讲明白。就说我说的,哪个想不明白就回家去想,还想不明白就忍着。谁敢在里面搅和,别怪我这个大伯娘大过年的不给脸。这么大家子,一定要有规矩。看今年表现,明年我挨个打电话,接到电话的再回来,接不到电话的就别回来了。”
李源道:“大嫂子说的对,有规矩才有方圆,一家子才能团结,才不会散。老一辈一定要持正,别最后闹个共患难容易共享福难。”
几个嫂子纷纷点头,有的表情轻松些,有的表情凝重些,都打定主意,回去后该敲打的敲打,该警告的警告,该提醒的提醒……
人心百样,李家富贵成这个地步,身处内6贫穷落后地区的子弟,又怎么可能都能忍耐得住?
不过这一通板子打下去,想来也就能修理过来了。
这就是生活百态呐。
……
过了小年,几乎每一天都在过年。
李源还专门请来了梅葆玖,带来了堂会,唱了三天大戏。
娄晓娥则每天带着侄儿媳妇们去逛王府井、长安商场,大买特买。
亲人之间的疏离,也就这样被钞能力给化解于无形之中……
亲人相处,也是需要成本的。
这并不矛盾,感情也的确越来越好了。
打腊月二十三李源当晚上把几十个子侄喝趴下后,他身边就清静了许多。
也能理解,谁也不敢招惹一个惹不起的大酒缸。
李源乐得清静,每天陪陪父亲母亲,偶尔和四哥下棋,陪二哥、五哥打牌。
到了腊月二十六,李源静极思动,去了高卫红家待了半下午。
高卫红还是那么知性优雅,在家里穿着一件羊毛衫,坐在李源身边,笑容浅淡而心安。
高卫红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思想开阔,对于自家女儿的这个蓝颜知己,并没有给什么难堪。
都五十多的人了,能结伴到老,就很不错了。
到了腊月二十七,李源仍没闲着,让大唐酒楼送来了两个酒缸,放在三轮车上,李源骑着三轮车,还不让任何子侄帮忙,蹬着三轮前往了南锣鼓巷。
大过年的,他要给那些亲爱的老街坊们送些过年的好酒去。
沿途胡同的理店里,有人用喇叭放着歌曲:
“遥远的夜空
有一个弯弯的月亮
弯弯的月亮下面
是那弯弯的小桥
……”
这是去年内地电视剧《大地情语》的主题歌,演唱者叫刘欢。
啧,和记忆里的那个世界,越来越近了……
……
ps:腊月二十七了,我争取三十、初一不断更,尽力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