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他们的百姓都会这么说。
后来,他们又听说,这一家子就是皇上带着妻儿在微服私访……
脱下明黄的龙袍凤裙,摘下帝后皇冠,他们和寻常人一样,有喜怒哀乐,是那么的平易近人。
他们常常出没于市井,与民同乐,听取最接近百姓呼声的意见,而后化为政策,实施到全国,用以改善民生,振兴国家。
的确,他们很快乐的过着属于他们的生活,没有人再来打扰他们的生活——秦逍没有再出现过。
云沁偶尔听到过一些有关他的消息,说是他领回了一个孩子,立为了皇太子。那个人一直相信被带去的孩子是他的骨肉。而他们这边,小皇子凤灏辕正在健康的长大。
这样一个消息无可避免会传到他们那边,秦逍肯定知道东越的皇宫还养着一个小皇子。
可他没有派人来查个究竟。
也许他是信了外头那些传到他耳里的流言:这个皇子是皇后领养的,一来是掩人耳目,二是寄托思子之情。
听说,他现在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皇太子的栽培和疆域的拓展上。
东越和西沧,在各自君主的领导下,在没有互相侵犯的前提下,正悄无声息的吞并着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国,比如说草原上的那些个部落,比如是南部某些岛国;同时他们还在无声无息当中蚕食着邻国的疆土。
对,他们正在蓬勃的壮大。
有人曾预言:不久的将来,整个九华洲必将出现东西争霸的局面!
这个预言流传五年之后,东越和西沧终于走到了这样一个地部……
而龙隽之的生命,似乎也快走到尽头了——
贞观六年,东越和西沧两军对垒,他却病倒了……
待续!
,大结局4
更新时间:2014-5-1618:32:01本章字数:4795
“时间过的真是快,一眨眼就是五年……”
九月,越沧边境,嘉木关附近,有一片辽阔的平地,不久之前,两国的军队,远远对峙的驻扎于此,东越有三十万人马,西沧也有三十万,当然,这不是全部国力的体现,而仅仅只是部分。悫鹉琻晓附近的百姓都已经弃家而去。
东越这一次是帝后一起出的征,连年仅十二岁的太子都有随军而来,只留小皇子凤灏辕和小公主守于嘉州。而西沧,也是帝主御驾亲征。两国的军队,就这样虎视耽耽的交会于此,一场声势浩大的大战就在眼前。
中军帐下,御医已经退下,云沁握着龙隽之的手,轻轻的抚着自己脸,倚靠在他的胸前,微笑着,可眼窝窝内有泪珠子在凝聚起来。
此刻的龙隽之正陷入昏迷当中,完全不省人世钚。
而她正在喃喃低语,感叹人生易逝。
五年多的光阴,将近两千个日日夜夜,他们相守在一起,创造了那些属于他们的丰功伟绩,也经营出了属于他们的良辰美景,锦绣人生。
这些年,他们过的很好,在忙碌中幸福的笑着,争吵着,和好着,恩爱着……直到现在,老天爷终于嫉妒了,又想来拆散他们……而她,无能为力…荬…
一个人,可以和恶劣的环境斗争,可以和心机重重的对手斗,却永远也斗不过死神……
是的,这几年,她和隽之在建设好东越的同时,还扩张了东越的版图,令它若巨龙一般在东方腾起——
贞观二年三月,西沧的陇州成为了东越的领土。
贞观三年一月,第一家族龙族自请归属东越,龙隽之和云沁对其实行了区域自治,东越一下子成为四国当中领土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
同年,北晋发生内乱,建安帝驾崩,原本是该由太子继位的,不想太子正好不在京都,右丞相突然列数太子罪行,推举才刚刚成年的卢王为为储君,登基为帝。同时,在暗中欲将晋太子剿灭。
正赶往边境巡察的晋太子狠遭暗算,险些丧命。后被部下所救,逃窜至边关,在边城守军的支持下,举起剿贼的旗职,欲夺回政权。
不想军中有细作,晋太子惨败,只得回守关边,无奈之下,欲向东越借兵,称:
“只要能平定大乱,北晋愿割地相谢。”
龙隽之和云沁商议了一番,觉得这是开拓疆土的好时机,就派了五万缙家军,在贺海和阿群的带领下,去帮助北晋太子收服失地。
这两位不辱使命,一年内,替北晋太子夺回一半城池,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令北晋谋逆之臣,闻风丧胆。
贞观四年八月,北晋太子在一场战役当中身受重伤。
同年九月,龙隽之和云沁借秋游为由,一路北上观光,曾到军中探望,眼见晋太子朝不保夕,命将不久于人世,二人语重心肠的劝太子:
但为了北晋的百姓着想,可把兵权托负于东越,东越一定会把乱臣贼子给消灭殆尽,以替他报仇。
这晋太子倒也是个明白人,又加之贺海和他是师兄弟,一咬牙,还当真趁还喘着一口气的时候,当着北晋众将士的面,将调动晋军的大权交到了龙隽之手上。晋国诸个战功赫赫的将军垂泪拜见新主,于是,东越国一下子拥得了一半东越的领地。
贞观五年七月,东越以东东域高山部一直以来虽隶属东越,但高山部常常行扰民事件。
七月二十三日,高山部少部主公然率部入高山郡,于高山郡一少将成婚当日,夺新娘,杀新郎,后扬场而去,情节极为的恶劣。
龙隽之和云沁听报后,大怒:这等先例若开了,东越国必不安宁,不除难绝后患。时正当朝会,罗成请战,龙隽之当庭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