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妻交流过后,上床安睡。
第二日便早早地起身,孩子就在家中,有谷雨、立夏和两个婆子照应着,夫妻二人各有去处。
这一趟出门,庆脆脆提前备好了礼物。
早前让秦大郎打听过,北屿县县官的夫人是继室,头前夫人还活着的时候她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姨娘。
据说是早年救过县官一命,进府后恩宠不断,多年与县官有情,被抬成正妻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她这一趟出门胸有成竹。
秦大郎正月里来过一遭,以东家敬仰的名义送过拜帖,自然,随帖子同去的还有不少好东西,光是价值十金的蜀锦都有六匹,更不消说些珍珠翡翠玛瑙石。
这礼不可谓不重。
若是无心搭桥,便不会收。
庆幸的是,县官后宅回禀说夫人收了,谢王家的节礼。
定了节礼的名号,无非是担心被有心人扣一顶收受贿赂的帽子。
相对而言,她对丈夫去县官族中拜见是有些不放心的。
秦大郎年后送过去的礼都被退让出来了,说是不认识,无功不受禄。
然而她胸有成竹地来了,角门婆子收了名帖回禀后,连门都没让进,只让她在街巷中等着信。
这一等从早上到了天色昏黄,庆脆脆再不明白过来,便是傻子了。
合着人家就没把自己当回事,指不定当成送上门的有钱傻子。
礼倒是一分不少地抬进了院子,却连人家是长着几只眼睛的马王爷都不知。
就在她抬脚离去之际,紧闭了一日的门终于开了。
角门婆子一脸傲慢,站于台阶上,视线从下眼皮漏出来,“诺,这是内院给您的回帖,谢您送给夫人的寿礼。”
寿礼?
这敛财嘴脸真是丑陋呀。
俗话还说拿人手软呢。
前后拿了她家近三百两金子,两封随笔写的回帖就能了事了?
庆脆脆强忍着怒火,示意身后婆子上前去接。
“劳烦您回一句,夫人大恩,我家没齿难忘,来日必定厚报。”
那婆子嗤笑一声,怎么听不懂这是反话。
“哪里来的没见识乡下货,也配见我家官太太!呸!”
庆脆脆听见了却脚步未停,一直到出了巷子才停住脚步。
撂下狠话固然是爽快了,可牵线搭桥的路子怕是断了。
也不知丈夫那边跟县官族中的人有没有见上面?
正出神间却听一阵马蹄声由远到近,有一骑马疾行的男子在正门停下,门房子有下人赶忙上前牵马,口中一迭声的请安问礼。
庆脆脆听到那处都在称呼‘大公子’,心下一动。
等到那处静了,吩咐婆子上去打听方才那人是谁。
婆子回来道:“回夫人的话,方才那人是县太爷的大公子,是先前夫人生的。其他的,那处小哥便不愿意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