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定陶王于信都,为共王立庙于京师,如天子制,不畏天命,侮圣人言,坏乱法度,居非其制,称非其号。
是以皇天震怒,火烧其殿。
六年之间大命不遂,祸殃仍重,竟令孝哀帝受其余灾,大失天心,夭命暴崩。
又令共王祭祀绝废,精魂无所依归。
朕惟孝王后深说经义,明镜圣法,惧古人之祸败,近事之咎殃,畏天命,奉圣言,是乃久保一国,长获天禄,
而令孝王永享无疆之祀,福祥之大者也。
朕甚嘉之。
夫褒义赏善,圣王之制,其以中山故安户七千益中山后汤沐邑。
加赐及中山王黄金各百斤,增傅相以下秩。”
卢奴县中山国,中山王宫。
一位眉目间和刘箕神似,容貌绝美的妇人面带憔悴。
此人正是刘箕子的生母,原中山王后,现皇太后卫姬。
卫太后垂跪坐在案几侧,两行清泪缓缓流下。
朝廷的回书摆在案几之上。
室内没有下人。
两个中年汉子立在一旁。
“盼了三年多,终于来了京城的回书。
还是加的皇帝玺印。你看看,这是箕儿的口吻吗?
也不知道他自己在京兆,过的如何。
要这些封赏有什么用,回书中为什么不提箕儿的近况。
他高了没,身体壮实了没有。”
说着,卫后呜呜咽咽的。
泪水从两行细流,也抑制不住变的如泉涌般泗流满面。
“唉。”卫玄、卫宝两位国舅哀叹一声。
这回书他们刚也看了,书中意思再明显不过。
肯定是他人代笔,小皇帝加了玺印而已。
给母亲的书信,皇帝都做不了主。
可想现在他在未央宫里,能有什么好日子。
卫宝心中更是难过。
本来两三年来,数封给朝廷的投书都如泥牛入海。
姐弟三人也已打消了再去京城的念头。
想不到,王莽儿子的大舅子吕宽托人找到了自己。
说是之前的奏疏都被大司马栏了下来。
他有路子直接送书到太皇太后手中,定能全皇帝陛下母子团聚之事。
自己原来不想理睬。
后来他又取出王宇的亲笔信,自己才让姐姐又试上一试。
这次是得来了回书。
不过这回书看了,更是让人绝望。
不知道吕宽走了什么路子瞒住王莽和尚书令,把奏疏直接送进了长乐宫。
不过,现在王莽肯定是知道了中山国越过他,直接给太皇太后上书。
而且听说,太皇太后在大朝会上,把权柄全都交给了王莽。
卫宝难过的同时,心中开始隐隐的不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