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范纯仁顿时睁开双眼。
他不服。
“。”
那就是,将辽军主力歼灭在大周境内,而后趁势动北伐,若是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没准能够一劳永逸的收复燕云十六州。
他深呼吸一口气,与王安石一样,长跪大殿不起。
哪怕是汉武唐宗,年轻时,也没赵曦这般变态啊!
而这时,王安石朝着他眨了下眼睛。
昨夜里,只有贴身伺候曹皇后的婢子,听赵曦隐约说了那么一句话,
赵曦摆了摆手,示意众臣退下。
她不敢赌,所以,她没有选择垂帘听政。
赵曦所言,绝非是妄言。
范纯仁眉头一皱,脱口道“先帝已经封赏了啊。”
自赵祯去世后,赵曦第一次开怀大笑起来。
“陛下,先帝大丧在即,不宜生战事,辽军如今也无法攻克我汴京,不如派出使者言和?”
“朕在,就不会出现权臣,不会出现殃及皇权的臣工。”
那婢子在听到这番话以后,还没熬到天明,就被曹皇后赐死了。
说实话,那一刻,他是有些害怕的。
其余无论新老臣子,都是远远地站在后面。
为家国安危挺身而出的各地方义士就白死了?
卫渊在离开宣政殿以后,就走出宫城,前往英国公府。
不至于被王安石、卫渊这些后起之秀,彻底排挤出去。
赵曦会意,单独将王安石留下。
随后,他又看向群臣,大声道
“昨夜里,太祖皇帝向朕托梦,说是要让朕砸了这石碑,改几个字,朕认为,这字,当改。”
这个想法让赵曦极其的激动。
有兵,又成为了皇帝,他什么话不敢说?
或许就连赵祯都没想到,平日里,装得一副人畜无害的赵曦,在登基之后,手段竟是这般强硬。
“诸君,如今国事艰难,朕希望,你们能够忠心辅佐朕。”
将一块瓦片击中,烧焦,撕裂。
赵曦命人找来一把小铁锤,而后他握着小铁锤,独自坐在宣政殿沉思。
越是这个时候,他越不能在乎儿女情长。
“卫渊是如此,你也是如此!”
“母后,您垂帘听政,曹家子弟干政,儿臣没有任何意见。”
赵曦淡淡说着。
范纯仁缓缓闭上双眼,似不想理会那些傻子。
所有人自戴上孝帽、穿上孝衣,为赵祯哀悼。
但是细细分析,卫渊不认为,自己能赢。
没过一会儿,就站在了周太祖曾立的石碑前。
但出乎意料的是,王安石与范纯仁这两位年轻的臣子却成了辅臣。
比如韩章、富彦国还有被贬在地方的欧阳永叔。
赵曦看着那石碑怔怔出神。
很快,就有侍卫将那几人带到殿外斩杀。
如今,对他有着知遇之恩的那位人君走了。
乍一看,若是在掌管全国军队的情况下,暗中培养一些嫡系军队,是有大概率的可能,能够造反成功。
“好好给朕打这一仗!”
其智如妖,其心性罕有人及。
当确认赵祯驾崩的那一刻,他的内心五味杂陈。
而赵曦敢那样说话,心里是有依仗的,这个依仗,就来源于卫渊。
“诸位,卫渊如今可谓权势滔天,咱们说话都小声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