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世遥呼再拜,叔卿遂步虚涉松稍而至。问来何为,度世曰:“帝甚悔前日仓卒,不及与父言,今遣使来,愿父再往一见。”
叔卿曰:“前为太上所遣,诫帝以大灾之期及救厄之法。而强梁自贵,便欲臣我,不足告语,是以去耳。今将与中黄太乙等真仙共定天元之数,不复往也。”
度世问父顷与博戏者为谁,叔卿曰:“许由、巢父、火低公、飞黄子、王子晋、薛容、张伶伦也。”
度世曰:“诸人皆高辈,伶伦何人,亦与为列。”
叔卿叱曰:“小子无知,浪言获罪。乃洪崖先生之徒、黄帝之臣也。服琅玕花得仙,为其能审音,后遂以为乐官之名。我向寓终南绝顶,唯与此辈往来,岂下俗所知乎?”
度世深悔失言,叔卿曰:“吾斋室西北隅庑柱下,玉函中有神仙素书,汝归,取而按方合服,一年可乘云。道成早来就我,勿复为汉臣也。”
言毕,飞向岭头,与众笑语。移时皆化白鸟凌空,岭头郁郁生雾。
度世目断云霄,悒怏步下。梁伯意其必有所得,叩头求教。
度世见其情行温实,以实告之。
与归,柱下,得玉函,封以飞仙香印。
中有五色云母,取以合药,同饵之,俱得仙道。留其方于家,世人多有得之者。
帝闻梁伯等仙去,嗟叹累月。
丙寅春,丙吉薨,以黄霸为丞相。
丁卯秋,甘露四降,明年改元甘露。
己巳夏,凤凰集汝水新蔡。
庚午春,河上女子掘冢得《易》全书,上之。内“说卦”中、下二篇朽坏,不可复识。
辛未四年,诏诸儒讲论五经同异于石渠阁。
赵人京房,少从河东焦延寿习《易》。居三载,延寿知其概,叹曰:“得吾道以亡身者,京生也。”
其说事长于灾变,分六十四卦,更值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以占验。
复入荆之五溪天齐山,从河上公学《易》数年,通其大旨。
公谓曰:“凡学《易》者,当先审进退存亡之机。今子不求微理,徒以占候灾异为事,此《易》之末也。子试退而思之。”
房乃归,研易理。以钱合三才之理,用之代蓍掷以见文。以甲子起卦,分官定六亲,能知吉凶休咎。
一日尝语人曰:“邛蛇淄龙,吾心忪忪。”时从游者甚众。
帝求得其门人琅琊梁丘贺,故云“梁丘易”。
孝友张仲初奉上帝命,降生为赵王如意,将以拯化生民,为吕氏虐杀其子母。尝蓄宿愤欲思为率然之相,尽吞诸吕以报之。
而诸吕造业深重,死拘幽冥,历年甚久,吕雉始再生为人,仍姓吕,名牟,为四海邛池令。
邑多吕姓,盖宿业相寻,诸吕造业之党,生聚穷荒。
戚姬亦生于越嵩,复为戚氏,以前生享福太过,此生贫悴之甚,所嫁张公,夫妇以芟刈为业。
一日于野外相语曰:“生身窘困,年暮力衰,六十无子,将不免于沟壑。”
乃相与割臂出血,沥于石凹中,以石覆之,拜天而祝曰:“人皆有子,惟我独无。今气血薄少,不能生育。愿此石下得生动物,亦遗体也。”
如意之灵访寻吕氏,适至于此,识是母氏,一念感之,从而寓于石下。
明日二老复来,揭石视之,血化为蛇,金色寸长,母收养之。
逾年,顶上出角,腹下生足,能变化。每天欲雨,即起助之。身既长大,腹量宽甚,遇畜类辄食之。
邑令吕牟有马,色洁而骏,牧于水际,蹄及金蛇,因噬吞之。
牟访知张老所育,拘其夫妇于狱,责求妖蛇不得则见杀。
蛇即化儒生,谒之曰:“为马而杀人,岂令尹之事乎?”牟怒斥使退。
生复曰:“君有死气浮于面,宜修省,无致后悔。”
语毕,隐形不见,咸以为妖。
如意乃奏天称冤,陈以前世子母惨死,今适逢之,愿与之较。
辞上未报,即变化风雷,呼吸云雾,白昼而暝。
一邑之人相视而语曰:“汝头何得为鱼?”以手相扪头面而泣。
至夕,扬海水以为雨,灌注城邑,围四十里皆陷,蛇身载父母而出。
既报宿怨,徙居于梓潼县北八里七曲山,即隐身于岩穴而露尾。
正是:雪冤始藏,赎罪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