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离开后,就已经和于家无甚关系。
带着红烛和菖蒲,一路往西南而去,不过一日的时间,便从嘉州到了平城,在这里休整了两日,补充了补给,还另外又买了匹骡子,以防万一。
阿瑶是做了房车。
现如今马受管控,且价格昂贵,骡子就是最好的代步工具。
从嘉州出发的时候,是四匹骡子,两个马车,其中一个是专门用来放置行李的。因为要长途跋涉,再加上巴蜀这里的地形其实是很恶劣。
为了以防万一,才多买了。
反正她不差这点钱。
这个时空是个相对比较平和的地方,大宁建朝虽然才不过五十多年,但却已经有了盛世之象,尤其是现任宁帝登记后,是个勤政爱民的有为明君,下达的几条政律,现在看虽然看不出,但长远下来,对大宁却大有裨益。
天下既是还算太平,阿瑶这里也早就已经把武力值给捡起来,自然不用太担心安全的问题。
因为就她现在的武功,在这里已经够用了。
这里是恩怨情仇时空,不是高武世界。
从平城出来,一直是往西北而去,想要去看看这里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走走停停的缘故。
个月过去,都还没到。
却先迎来了冬日。
西北之地的冬日是很寒冷的,比嘉州那边冷上数倍,双溪镇说是方圆千里最大的城镇,但也不过是相对来说,这里顶多就是嘉州的五分之一大小。
可谓是人烟稀少。
不过却是个极为清净的地方。
阿瑶带着红烛和菖蒲在这里度过了冬日里,在次年春日里,继续出发而行。
因住了不短的时间,已经是和双溪镇上的百姓们十分相熟。其实这里的人,是有些排外的,不过阿瑶却因为一项绝技在这里立足。
那就是医术。
双溪镇偏远,在这里连个好一点的大夫都寻不出来,百姓们的生活条件也比不得南方那边,很是有些艰苦。昔日里,一场风寒,镇子上不少人家的孩子都病了,放到现代就是很常见的病毒性感冒。
但放到这里,就是要命的病症。
医疗条件本来就不够,更何况双溪镇如此偏远。
阿瑶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也不会见死不救,尤其生了病的都是幼儿。也是因为这件事,叫她在双溪镇名声大振,镇子上几个赤脚大夫都嚷嚷着要拜师。
拜师什么的是不可能。
但在考差了他们的品性,知道都不错后,倒也愿意在离开之前指点他们。
叫这几个赤脚大夫那是谢了又谢。
住在这里期间,阿瑶也还写了一些医疗册子,开了讲座,若是有意的百姓,都可以去听。
冬日里,本来也没事。
百姓们一听阿瑶愿意无条件传授医术,自是高兴的很,也颇为热情。
以至于阿瑶走的时候,双溪镇的百姓十分不舍。
即便再不舍,也还是要离开的。
从双溪镇离开,调转了一下方向,开始南下。
下一站,她的目标是一些海边的城镇。说起来,她许久都没有吃过海鲜了。
不过在到海边城市之前,就先发生了一件事。就是江南那边。
发生了瘟疫。
说是江南雨季,不少地方都受了水灾,旱涝过后易生疫病。不少人都出现了呕吐,腹泻的情况,传染性极强,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不过两日的时间,如今还不到一个月,半个江南都已经出现症状,甚至有人丢了性命。
阿瑶到的时候,江南这边因为疫病的缘故,风声鹤唳,素来热闹的街道都看不见几个人。
也算是一名医者。
阿瑶自然不可能放着不管,安置了红烛和菖蒲,便准备到疫病最严重的地方过去。红烛还要一些,听话,知道阿瑶有正经事,她们也帮不上太大的忙,对阿瑶的安排没意见。菖蒲却是个一根筋的,非要跟着阿瑶去。
拿她没办法,阿瑶就带着她过去了。
江南这边疫病传染这般严重,现任宁帝又是个有为明君,早在水灾的时候,就已经派了钦差过来,也知道洪涝过去容易出现疫病,也防着,甚至还派了不少太医以及药材,期间安置人的时候,也都有煮药汤防治。
但终究是没能防住。
自从疫病发作开始,太医变得忙碌起来,到最后民间大夫甚至是赤脚医生,都加入了。但进展的却十分缓慢,后来经过商议,倒是也给出了一个颇为有成效的方子,但所用的药材却十分昂贵。
压根不能大面积推广。
不过这些都是阿瑶加入之前,大宁的民风还算是开放,女子行医行商虽然少,但也不是没有,况且现如今江南这边的情况,医女更缺。
所以阿瑶加入,极为受欢迎。
在没来之前,阿瑶就已经开始着手研究了,再加上有其他大夫研究出来的一些经验所在,不过两日的时间,她就配出了一副药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