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士隐跟封氏成婚多年,膝下只有甄英莲一个女儿。只是英莲才五岁的年纪,就在元宵灯会的时候因为家人不慎走失。
时至今日,已经十一年了。
这十一年里,封氏日日夜夜都在想着。
她的英莲是不是还活着?
英莲是不是在好人家,过着好日子?
她会不会被人好好养大了,没有挨饿受冻,没有挨打受骂,没有被作贱欺负?
她长大了以后,到底是什么模样?
她是长得更像老爷,还是更像母亲?
封氏一看见香菱,就仿佛在哪里见过,有种然的眼熟。等到姜霜同拉着香菱拦着甄士隐,封氏心中已经有了一种预福
他们受了姜霜同的恩德,讨回了被封氏父亲贪墨的家财,又因为姜霜同是曾经的贾家大奶奶,他们家又是跟贾雨村有旧。最重要的是,姜霜同是有了英莲的消息,他们故而才来了京城。
封氏的一颗千疮百孔的心,如今几乎都要跳出来,死死地攥着香菱的手,只觉得自己一辈子的指望都在此处了,“你是不是,十六岁?你记不记得,爹娘给你起了名,你是叫英莲的?”
香菱见封氏这般,心里也是难受,“太太,我是十六岁,可我是有父母的。我如今已经有了人家,都是妇人了,不是什么姑娘了。”
她甚至不是嫁人,不过是薛家买回来的一个通房,还是贱籍。
姜霜同此时道,“香菱,你就是甄先生甄太太的独养女儿英莲。
”你如今的父母是一对拐子,在你五岁的时候把你抱走,就是为了把你卖了挣银子。“
她看向星光,”金陵府跟开封府的文书,拿出来给甄先生他们看看。“
姜霜同做事自然是要做妥当,而且如今办这些事对甄士隐一家千难万难,对她来不过是吩咐一句,不用赵祯的人手,她自己就可以办成这些事。
甄士隐一生的心病就是走丢的英莲,这会儿扑过来看文书,还散落了几张纸,他干脆就坐在霖上看起来。
封氏抓着香菱的手,二人也是拿着文书在看。
这是姜霜同请包拯查办的案件,案件简单明了,只公孙策一个人就能够办妥,文书更是清清楚楚。
几个拐子哪里来的什么品德,被审问几句就交待了香菱的身份,就连当年香菱被拐来穿着的衣服饰都交待得一清二楚。
香菱忽然得知自己是被拐卖来的,自己的生身父母就在眼前,还不能反应过来,封氏已经一把抱住了她,哭得仿佛含了血泪,“英莲,娘的英莲。。。。。。。。。
";娘晚上梦见你,梦见你挨饿。。。。。。。。。";
她愿意折寿,愿意用来世困苦,愿意用一切来换的亲生女儿啊。
英莲不过是十六岁,就已经嫁了人,就已经是妇人,到底是受了多少苦。
封氏泪如雨下,一下就打湿了香菱的衣裳。
她在这一刻,只觉得自己可以立时死去。
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女儿,自己此生唯一的骨血。
她即便是死了,也可以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