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想了好一阵子,才明白。
这些煤矿即便不是露天煤矿,埋藏定然不深。甚至可以说,这是当地百姓的副业而已。
而今不用朱祁镇回想后世北京煤矿的情况,仅仅用他而今的见识去判断,这个煤矿将来定然会大兴。
因为北京城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而北京周围能够砍伐的柴火,只会越来越少。
朱祁镇问道:“这些煤可收税?”
曹吉祥说道:“不曾,大抵在进城的时候,收上一城门税,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了。”
朱祁镇说道:“我朝开矿难道不收税吗?”
曹吉祥心头微微一动,说道:“陛下,本朝开矿唯有官府可以,而且陛下登基的时候,太皇太后罢一切不急之务,将各地金银铜矿给罢去了。”
“已经召回各地太监。”
朱祁镇听了,微微吃惊,说道:“可有此事?”
朱祁镇也仅仅是这一段事情才了解朝政的,刚刚登基的那一会儿,对很多东西,都是一知半解的。
万万没有想到,太皇太后所谓罢一切不急之务中,还有这个。
王振连忙在朱祁镇耳边解释了一番。
朱祁镇这才明白,这其实大明朝廷的一惯主张。并非从太皇太后这里才开始的。
朱元璋认为粮食,农业才是重中之重,其他的东西,都不重要。够用就行了。朱元璋时期就有好多次罢矿之事。
当朝廷兵器不够用了,好,开矿取铁,当够用了,就将这铁矿给放弃了。在北京就有一触铁矿,就是遵化铁矿,时开时罢断断续续的。
对于私人开矿,也是不允许的。
因为吸取元亡教训。
元朝之亡,都认为元政太宽。
对下面的约束不到位,在修黄河聚集了太多人手,这才有红巾军的产生。
所以,大明对下面百姓私下聚集的事情,管理很是严苛,而采矿更是无数青壮聚集在一起,而且在一起劳动。
可以说,只要有兵器,立即就能聚集成一支军队。
更不要说他们是开矿的,说不定自己就能打造兵器。如此一来,明朝对私人开矿之事的态度,就可想而知了。
但是很多事情,并非堵就能堵上了。
民间的需要,总要人补上去的。其实朱祁镇并不知道,而今正是民间矿业迅猛增长的时候,只是朝廷依靠的是官府矿业。而对明间矿业征税上从来没有多少。
增长最迅猛的就是铁矿。而门头沟这里不过是一个缩影而已。
朱祁镇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