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本草纲目》了,它的出现解决了药材上的域差异。
只要熟读《本草纲目》,不论跑到哪里,都能按照当情况开相应的药方。
这就是它的伟大之处。
也是陈景恪,为什么要编写医书的另一个原因。
但药材上的域差异,可以靠一部医书来解决。
医学理论上的不同,就有些麻烦了啊。
前世还是解放后,国家集合了当时的中医国手。
以阴阳五行为主,吸收了各个体系的精华,才形成了统一的中医理论。
陈景恪一直学习并使用的,就是这一套体系。
他倒是能将这一套体系给写出来,可问题是,怎么推广啊。
前世是靠着国家力量推广的,后来所有医科大学都采用的这一套体系。
你不学,连行医资格都不给你。
现在医学传承基本都是靠家传,或者是师徒带,想统一理论体系,很难。
实在想不到办法,他只能摇摇头叹道:
罢了罢了,先把医书写出来,推广的事情再慢慢想办法。
大不了到时候我自己出钱,大量印刷免费给别的医生送书。
这年头知识都很宝贵,很少有人会和别人分享。
有免费的医书,就不信他们不感兴。
到时候自己再弄出现代医学,他们不想学都不行。
接下来几,陈景恪的生活又恢复了正常。
每看看书,写写医书,朱标有需要就去给他帮帮忙。
这期间,他也旁敲侧击的找朱标打探了一下,为什么朝廷要扩招算科。
难道计官的缺口真的有那么大?
朱标倒也没有瞒他,将实情相告。
得知现状,陈景恪心情也不由得沉重起来。
朱元璋杀伐果断,是个敢掀桌子的皇帝,而且还是三番五次掀桌子。
这么做的好处自然是有的。
但也带来了一个恶果,官僚体系被破坏,大量职务出现空缺。
导致的后果就是,基层的混乱。
权力出现空白,就需要有人来接手。
朝廷派不出足够的官吏填补空缺,那这个位置就会被方大户把持。
现在大明的基层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
而这,对一个国家来说,太致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