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了,原来是为这事儿来的。
相比卫青和阳信的为难,卫无忧则开心多了。
他正想着怎么让董仲舒光热呢,机会不就送到眼皮子底下了?
李广背后可是陇西李氏,这样的世家,不宰白不宰。
正好,他爹打仗不是还缺钱嘛!
老董这春秋博士的名号一打出去,不信这些世家不心动。
卫无忧想到这里,露出自认为和善的笑容,拉住李禹道:“只要五万钱一学年,就能得到董仲舒现场教学。来吗?”
李禹:“……”
大父,这学还念吗?!
第1o章一个爹
1o
书肯定是要念的。
自打元光元年,陛下完备察举制后,岁科文法变成了入仕的重要途径。李广念及家中那几个不争气的儿子,不得不早日为孙子谋划出路。
本朝孝廉出身,才算清流正途。
能背靠大儒董仲舒,花点钱,李广并不觉得过分。
遂问:“卫小公子,何谓一学年?”
卫无忧眼瞧有戏,顿时来了精神,现编的有鼻子有脸的:“回郎中令,学年就是董博士完成一阶段教学目标所需的时间,等同于一年。一年又可分为两学期,学期到下一个学期之间,董博士会在寒冬酷暑休假一个月,届时,学生会有博士布置的民间实践科目需要完成。”
卫无忧侧目,观察着李广的表情变化补充道:“另外,每个学期都会有策问考核,若没有达到博士要求的最低分值标准,还得重返上一学期补上才是。”
“郎中令您看如何?”
小仙童句句在理,仿佛董仲舒真的有此安排一般。
阳信长公主垂眸听着,越听越觉得离谱。
这不像是陛下惯来的行事作风,她心中将信将疑,朝着合榻另一侧的卫青递去个眼神。
卫仲卿接收到夫人的眼刀子,依旧沉着冷静,回了一个“稍安勿躁,且看儿子表演”的安抚眼神。
夫妻俩一番眼神交流,李广却并未注意到。
老将军习惯性抚一把胡须,点头称赞道:“不错,有先帝特命的董博士亲自教授,老朽自是放心。只是,这束脩……”
李广话未说尽,眼神瞟向卫青,意思确很明显了——
嫌贵。
束脩这东西自古就有,《礼记》中便记载“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或献人”,古人尊师重道,因而,李广很轻易就接受了要给钱的设定。
现今就是觉得五万钱一年贵了,想从卫青这里走个同为武将的情面,讲讲价。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1t;)
&1t;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