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泉关大战,他最终还是活了下来,大战惨胜,但也收复了丢失了几十年的塞北三州之地。
而王权在战场上之所以能够活下来,除了被那个士兵挡下几箭,更重要的是一个老头在这之后救下了他。
大战结束后,那个老头找到王枭,两人在营帐内交谈了许久。最终那老头带走了王权,来到了山上山,而后十年间不曾下山。
………………………
王权穿戴整齐后,便带上小归一同前往五师兄的住处。
初春时节,北方的天气还死死地咬住冬天的尾巴不肯放开,别看现在阳光明媚,那也是假象罢了。
高俏的山峰,银装素裹,说来也是奇怪,春去秋来,万物更替,只是这山上的植物却是常年枝繁叶茂,秋天不曾枯黄落叶,春天也不长芽,属实奇异。
山是山上山,王权曾经问过他的师傅跟大师兄这座山的名字,师傅说:山,便是山最好的名字。
大师兄却说:山的名字是为了让人更好的记住它,如今,天下谁人不知我们山上山的威名,所以山,不需要名字!小师弟,你须记住!山需要你来成就,而不是山来成就你!
五师兄娄夜要见王权,他不敢怠慢,要说这山上他最怕谁,不是他的师傅,也不是威震江湖的大师兄,而是这位在江湖上名声不显的五师兄,他规矩多,还知人心。
山上的人不多,一共加起来也就两三百人吧,大多都是这附近的人慕名而来求学的。
这些人不是来学修行,而是来读书的。
以前这里地势偏僻,这里的人们想要读书只能是翻山过水的去往宁州求学。远离家乡父母,十年寒窗,能中举着寥寥无几。在山上还没住人之前,也只有三百年前有人考上过举人。
自从师傅到这居住,后面不知在哪里收了五师兄做弟子,十几岁的五师兄便学富五车,渐渐地,后来居民们都知晓这山上有一个博学多闻的才子。
于是有一天,一个二十多岁的学子上门论道,不知过程,不知结果,只知这位学子后来在山脚搭了处棚子,日日上山找他。
三年后那位学子进京赶考高中榜眼,做了两年官后又回到了山上山,在山腰处开了一个学堂,招收附近的学子,后十几年间,殿试三甲中不乏有山中学堂学子。
王权带着小归到了五师兄的住处。
竹林中央一处由竹子搭成的小院子,院中整洁的让人不敢相信,竹院除了五师兄和小归之外就没人居住了。
王权整理了一下衣冠,刚想开口问安便听屋内传来了五师兄的声音。
“子沐进来,归儿回去读书!”
王权,字子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