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嫤疑惑:“还未请教夫人夫家名讳?”
妇人声音有些威严:“我夫家姓赵,这些年一直随夫君西北任职,前不久才回京述职。兵部尚书吴大人的夫人是我小姑子。”
原来是赵家人,卫嫤听卫妈妈说过,镇北侯府世子夫人吴氏因与兄长年龄差距过大,几乎是被兄嫂一手养大。娘家所有人中,吴氏与尚书夫人赵氏关系最为亲近,几乎可以说是情同母女。
她的感觉没错,这人果然是来兴师问罪的。
想到这她干脆装傻,一派“你婆家来头好大,小的失敬”的敬仰之态:“原来是赵夫人,赵大人此次回京述职,想必也有高升,恭喜夫人。”
这话刺到了赵夫人痛处,她在西北一呆就是十几年,好不容易夫君熬到正五品的凉州府通判。本想着这次西北大捷,回京述职定能更上一层楼。各处关系都打点好了,却被一个小旗搅合乱了。贪墨军功何等大罪,其严重程度甚至可以跟泄露军机相提并论。吴家劳苦功高尚能保全,他们这种稍微不起眼的便受了池鱼之殃。虽然皇上没明说,但却把述职的奏折留中不发。升迁之事一日未决,他们便只能呆在京城,做折了翅的笼中鸟。
赵家势微,这些年多靠嫁进吴家的大姑娘提携。尤其是他们这一房,夫君从一个小小的知县到一州通判,其中没少受吴家恩惠。甚至吴家这些年贪墨的军功,有一部分也落到了他们头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此刻她丝毫不敢怨吴家。不过对捅出篓子的晏镇抚,她就没那么客气了。官场倾轧不分对错,向来是你死我活,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本来是该高升,但临到头出了点意外。”
被她目光灼灼的盯着,卫嫤明白这点意外想来就是晏衡。夫妻一提,顺带着她也步入了意外之列。
“哦?这些事我不太懂。”
赵夫人被她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模样弄得胃疼,目光悠远地望着花丛深处,她颇有深意道:“有些事总得弄明白,不然一个不小心就会被绊倒,弄不好还要摔个米分身碎骨。常言说得好,朋友多了路好走。为官之人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群敌人要好。”
这是在拉拢她?
卫嫤迟疑,赵夫人虽然来者不善,但她这番话不无道理。当利益足够大时,化干戈为玉帛也格外容易。如果此刻倒向吴家……
那她和晏衡就等死吧!
墙头草是那么好当的?不说庆隆帝抬抬手指头,分分钟捏死他。晏衡以往与吴家作对那么多次,一干亲友皆是反吴小分队不说,前天他还亲手扇了吴尚书最重视的妹妹一巴掌。先前剑拔弩张,日后吴家能毫无芥蒂?加入吴党,晏衡大概一辈子只能游离在外围,出了事被随便推出去当炮灰。
她得有多傻。逼,才会震慑于赵夫人的王霸之气,被一点蝇头小利所打动,临阵倒戈。
“恕我见识短浅,为官之人会没有敌人?”
赵夫人被噎住了,没有敌人?怎么可能!全天下官位就那有数的一些,一个萝卜一个坑,踩下去一个腾出位置,才有机会上位。
“可也得看轻重来取舍。”
卫嫤别有深意地打量下赵夫人:“有些时候太重了也不好。”
赵夫人看着面前晏夫人纤细的身段,刚她一园子便成了全场瞩目的焦点,云鬓高挽大朵金菊沿着婀娜的身段盛放,衬着青葱水嫩的肌肤,游走花丛间直让人赞一声人比花娇。再想想自己近年来越发丰腴的身材,她总觉得晏夫人这番话满含讥讽。
卫嫤就是在嫌弃她胖,虽然古装不如时装那么挑身段,直让人恨不得瘦成干才好,但太胖了也会显得臃肿。赵夫人多年养尊处优,又加上上了岁数,体态有点横向发展。
“我只是随口一说,太重了不仅行动不便,也影响健康。没别的意思,夫人千万别多想。谷雨这丫鬟又偷懒,倒杯茶迟迟不见回来。咦,我隐约看她在对面,那边好生热闹,是出了什么事?不打扰赵夫人赏花,我先行一步。”
告罪一声,卫嫤快步向对面走去。对面夏菊开得正艳,又有柳夫人娘家独家培育的品种,作为赏花宴的重头戏,吸引了大批贵客。其中甚至还有淑妃娘家,文史候班家的侯夫人,万一谷雨被人陷害冲撞了贵客……想到这她脚下越发急迫。
离得稍近些,看到人群中间的谷雨,她心里一咯噔。再近些认出她身边的班夫人,她已然明白,不论是不是谷雨出事,今日她怕是落不到好。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想到这她硬着头皮走上去。
“我家丫鬟可是冲撞了夫人?”
靠近班夫人脚边一滩水迹,隐约还能看到几片茶叶。在众人或冷漠或鄙薄的目光下,她很容易弄明白前因后果,谷雨泼班夫人茶水。
这句话单拆开每一个字她都明白,但凑到一起便足够让人费解。谷雨跟班夫人素不相识,什么仇什么怨,才让她冒险做出此事?遥望曲水亭,赵夫人站在亭中,脸上表情看不真切,满头珠翠闪烁着寒光。
“让夫人受惊了,有什么得罪的地方,我向夫人赔个不是。”
柳夫人是赏花宴主人,出了事首先她面子上不好看。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而不是刨根问底把事情闹大。
卫嫤歉然一笑,道歉时的姿态恰到好处。既不会让人觉得过分谦卑,又能让所有人感觉到她的歉意。加上她那张好看的脸,一番姿态让人如沐春风,只想夸她一声好风仪。
班夫人首当其中,今日九公主随她一道前来,一路上都在念叨阿嫤长阿嫤短。她知道外甥女那点小癖好,翊坤宫中颜色好的宫娥都被她优待三分。比起生了张好脸的阿嫤,她更关心这位所嫁的晏镇抚。
晏衡之事是她婆母亲自进宫说动了淑妃,对此她没什么意见,甚至隐隐赞同。她虽未见过韦相,但也听说过他当年的一些主张,对其颇为佩服。先帝时韦相游走朝堂,与当时做史官的班家祖父私交甚笃。后来尽管韦相犯了众怒,被百般排挤后,满门获罪流放。但祖父依旧秉笔直书,将他功过一一写进史书。
随着韦相的贬官,曾经极为显眼的韦家逐渐被人淡忘,直到他的曾外孙再次步入朝堂。有那么一丝崇敬之情在,不单是她,整个班家,甚至还要算上一个庆隆帝,都隐隐对他抱有期待。今日她来赏花宴,便是为亲眼看看他娶的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