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诚笑道:“当然去卖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嘛,我不能总向你借钱吧?”
“你去卖?”
苏晴更是惊得张大了嘴巴。
刚入夏的时候,为了妹妹,她亲口向江心诚提过,让他去下乡卖冰棍赚些零用。
当时江心诚那种嫌弃的嘴脸,她记得还十分清晰。
“对。”
江心诚点了点头道:“之前我是不了解,这不回村收麦子的时候,跟卖冰棍的打听了一下,不少挣呢,一个月下来,不比工人工资低,是门好活计。”
“呸,我看你就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被逼急了,压根不知道赚钱。”
苏晴啐骂了一句:“行,待会儿上班,我就去给你赊,对了,木箱子你有吗?”
“没有。”
江心诚摊了摊手,如实说道。
“那你等着。”
苏晴没好气的瞥了一眼江心诚,开门走了出去。
片刻后,她提着一个刷着白漆,正面印着“冰棍”两个醒目红色大字的箱子进了屋:“先借给你用两天,你自己抓紧钉一个箱子。”
江心诚略一诧异,随即释然,“近水楼台先得月”,食品厂职工守着这么一个能赚外快的机会,怎么可能不好好利用,谁会嫌钱多呢。
只要有一个人这么做了,那么其他人肯定会效仿,这就是从众心理,别人做,你不做,那就会感觉损失了一个亿。
不过,这会儿还没实行双休,工人们只有周天一天休息日,也只能那天去卖,箱子平时也都闲置着,正好便宜了他。
“谢谢,姐,你比那大慈大悲的菩萨,还要仁慈百倍。”
看着额头上冒出汗,还微微气喘的苏晴,江心诚由衷的感激。
“人跟人呐,就是不一样,即便是同母所生。”
不知为何,他脑海里突然冒出了,苏妍的三妹苏朵,每次见到他总是摆出的那副高高在上,一脸不屑的鄙视模样。
……
这可能就是“心有灵犀”。
因为此刻,中午下班回家午休的苏朵,正拍着桌子,义正言辞的朝着苏妍吼道:“二姐,你这婚必须离,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那可多得是。”
“江心诚就不是个男人,连老婆,孩子都护不住,这种人你还跟着他干嘛,离婚,明天就去离!”
坐在对面的苏妍,一手一个搂着两个女儿,皱着眉头一言不,眼中泛着厌恶之色。
好不容易回趟娘家,她很激动,与爹娘聊的也很高兴,与婆婆相处的不愉快,她压根一句都没提。
反而因为丈夫的改变,她破天荒的夸了丈夫几句,恰好被刚下班回家的苏朵听到。
这可不得了了,一直挑唆她离婚,吃饭也没能堵上嘴巴,叨叨到现在。
自她从乡下回到县城上学后,她这个三妹就没拿正眼瞧过她,而且还经常欺负她,平时更是直呼其名,从未喊过姐。
这会儿开口就喊姐,还关心起她的安危。
苏妍只是老实,又不是傻,当然猜出苏朵不遗余力的挑唆她离婚,绝对有其他目的。
果然,苏朵又数落了一顿江心诚后,喝了口茶水,润了润干的嗓子,开口道:“二姐,我有个同事,是厂里销售科的副科长,今年三十了,还没结过婚,人可好了,家庭条件也好,他爹是县信用社的副行长,娘是工商所的主任,你嫁过去,绝对不会再受罪了。”
苏妍眉毛微微一挑,无语的撇了撇嘴,虽然她不经常回娘家,但也知道苏朵的对象就在乡里的信用社工作,一直想调动到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