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减轻劳动强度,增加劳动效率的设备。
粮食输送机俗称“输送带”。
它是把散装粮食或者袋装粮从远处运到近处,从低处运到高处,从地面运到车上的运输设备。
也是晒场必备的设备。
要是没有它,无论是粮食入库,还是装车都麻烦的要死,还累死个人。
粮食从田间地头运到晒场,就离不开轮式拖拉机。
也就是我们说的“蹦蹦车”。
当然在忙不过来的时候,分场的大解放也得上阵。
但主力还是轮式拖拉机。
为啥?
因为在九月底的麦收战役中,非常容易遭遇到雨天。
要是遇到了秋雨,那就麻烦了。
大田地里内涝,不仅收割成问题,运输也是个问题。
小来小去的内涝,轮式拖拉机在重车的情况下是能爬出来的。
可大解放就不行。
汽车非常容易陷车。
所以一般在这种天气是不会使用汽车的。
除非是晴天或者康麦因能自己出来,在地边卸粮。
凡是要参与麦收运粮的车辆,车厢是要进行改装的。
除了要加高大箱板外,还要在车厢里进行补漏。
就是把车厢的边边角角都堵好,防止漏粮。
一般堵漏的方法就是在大箱板的底部边缘铆接上宽版传动皮带。
关闭大箱板时,接缝处有皮带封闭,这样就能防止粮食泄漏了。
在麦收期间,安全生产是关键。
因此,分场都会设置专人为安全员,在田间地头盯着。
防止有老人和小孩在机车作业的时候进入作业区。
这是每年都要强调的工作。
可即使是这样,也会生安全事故。
熊贵清记得,有一年,他们学校组织学生勤工俭学,去麦田里捡麦穗。
有个男同学不听从指挥,偷偷一人跑去睡觉。
结果,拖拉机作业时没有现睡在麦秸堆里的人,从上面直接轧了过去。
同学当天夜里就去世了。
这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
9月24日,晴。
红彤彤的拖拉机挂载着割晒机轰隆隆的开出了农具场,向着指定的地号驶去。
机务队长坐在头车上,满脸的兴奋。
王福林则坐蹦蹦车上,满脸严肃。
何献今天没有资格当驾驶员,他只能坐在后车厢上吹风。
于慧勇驾驶着链轨式拖拉机在队伍里走着。
远远的看见何献的苦逼样,他扯扯嘴角。
你也有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