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森觉得,只要有老校长出面,那美林是可以满足自己的要求的。
而事实嘛……
在从老校长那儿出来后,伊森便约上乔布斯,前往了阿拉斯加。
东风已至,可以启航了!
当所有的一切全都按部就班的进行后,伊森便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而剩下来的一半,那就是看着美林帮苹果走完所有的上市流程。
双方是在八月一日签署的合作协议。
八月中,各种报表无数资料就已经整理齐全。
八月底,初步招股说明书便出现在了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手中。
这其中最重要的资料只有一个。
那就是当下苹果公司的总股本为三万零二百四十三万股,拟新股三千五百万股,约占总股本的百分之十点三七二。
渴望募集资金为三亿美元。
虽然苹果新股的行比例有点少,但九月下旬,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还是完成了审核,给出了新股行注册函。
因为苹果最终选择的是纳斯达克,而这里并没有次公开募股不得低于总股本多少的规定,只要求申请公司在上市时能够拿出过一百二十五万股的股票进行公开交易,并且这些股票不包括由高级管理人员、董事或任何拥有公司过百分之十的有益所有者持有的股票,那就能过了。
于是乎,在拿到批准后,苹果便配合着美林,开始路演定价。
当事情走到这一步时,依旧没有搞明白苹果为啥会反向砍价的家伙们顿时就放弃了思考,疯狂的追逐起了苹果的股票。
由于美林采取的是询价法。
所以各路资本都将自己的心理价位报了过来。
摩根士丹利给苹果的报价为每股七美元,总市值约为二十三点六二亿;
高盛给苹果的报价为七点二,总市值约为二十四点二九亿;
花旗给苹果的报价为七点二五,总市值约为二十四点四六亿;
福特基金会、cBs公共基金、花旗银行、三叶草基金等资本巨鳄所给出来的价格都大差不差,没有一家能给出过二十五亿的估值的;
而在一众报价中,给的最低的,是华纳通信。
史蒂夫·罗斯仿佛是恶心人一般,开出了六。
他觉得,苹果最多也就值个二十亿。
当这些数字出现后……
伊森顿时就冷笑不已。
当初,在拿图形用户界面时,他给苹果的估价差不多就有二十。
这个价格施乐接受了。
现在,专利到手了,芯片拥有了,还和IBm联手了!
结果大众给苹果的股价也才攀升到了二十四?
呵——
这些人简直就是在敲骨吸髓!
因为按照一般情况,一家公司在次公开行股票时,通常都会将大部分的股票预留给机构投资者,机构和零售市场的比例基本上是九比一。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照询价法来走,苹果行三千五百万股,有三千一百五十万股会被机构买走,而到上市那天,这些机构只需解读之前伊森放出来的利好,操纵股价上涨,他们就能赚的盆满钵满。
这也是很多公司公开定价比日收盘价低很多的原因。
不是资本看不清价值。
而是资本就是在打劫企业。
对于上市就是为了卖公司的那群人来说,企业是否吃亏?那根本就不重要。但对于想要好好经营公司的人而言,这种事情是无法忍受的。
乔布斯忍受不了,所以他同意了伊森的计划。
而伊森嘛……
在现自己的所有对头,甚至北美索尼和北美飞利浦操纵的基金会都已报价,想要从中分得一杯羹后,知晓时机成熟的他拨通了乔布斯的电话。
“打电话给美林吧。”
“告诉他们,我们对现在的价格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