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并读小说>大明寒门辅臣60—100集>第七十七章 朱标说情拉拢人心

第七十七章 朱标说情拉拢人心(第2页)

只要看一看就知道了,所谓的城墙,就是一堆杉木栅栏,既无石头,也无砖块,而所谓的城门,就是双开的篱笆门……

想想百里之外的金陵城,高三丈多,城墙又宽又厚,再看看这句容,简直是天壤之别。虽说不敢与金陵争,好歹也应该弄个砖头城,让人能爬上去,看看风景,装饰下谁的梦不是。

栅栏城也就算了,整个城也没半点规整的样子,整体上,就是一个接近圆形的城,只不过这个圆,画的时候需要哆嗦几次。

当然,城如此也是有原因的,外面的河就是这样流淌的,顺应自然,借势而为,这就是“勾回弯曲”之句、“饱和圈地”之容。

顾正臣看着并不热闹的街道,稀疏的行人脚步匆匆,侧头说:“周茂,那一座塔,就是崇明寺吧?”

周茂看了一眼,点头道:“是崇明寺,县尊想要去寺庙看看?”

顾正臣微微点头:“你是这句容城中人,想来知晓崇明寺的来历,讲讲如何?”

周茂有些纳闷,这县丞、主簿、典史等都在忙碌,不是找地,就是找砍木头的地方,或是在忙着征调徭役,你一个知县,竟然啥都不干,跑去寺庙找释迦牟尼?

泥塑的和尚能帮你?

腹诽一番,周茂还是不敢冲撞,讲解道:“县尊,这句容的崇明寺,与江心的崇明岛有关。自唐时起,句容先民不断迁入崇明岛垦荒,后来才有了崇明镇、州。洪武二年时,朝廷将崇明州降为崇明县。”

“再说这城中崇明寺,始建于东晋咸宁元年,当时名义和寺,后因战乱毁了。北宋天佑二年,句容的乡绅们重建义和寺,移居崇明的句容人听闻消息,慷慨解囊,并在历次修缮、扩建时出了财力。为示感念,改名为崇明寺。”

顾正臣与周茂说着话,便到了崇明寺门口。

大门敞着。

有商人、百姓进出,算得上有些香火。

周茂犹豫了下,上前对顾正臣说:“县尊,眼下最紧要的事是俘虏安置,此时不宜入寺拜佛。”

顾正臣侧头,含笑看着周茂:“你担心俘虏安置出了问题,入寺拜佛会成为本官的致命污点?说起来,到句容多日,你是第一个为本官着想的啊。”

周茂脸色微变,连忙说:“县衙上下皆关怀县尊。”

顾正臣轻轻一笑:“真关怀还是虚情假意,我还是分得清楚。周茂,你在县衙办事有四年了吧?”

“回县尊,四年又八个月。”

周茂回道。

顾正臣抬腿走入崇明寺,意味深长地说:“你应该清楚,前几年想要为官,有三条路可走:科举取士、察举授官、吏员考满。不过如今,只有察举授官、吏员考满两条路可走了。你是老吏员了,应该清楚,你的考满由本官来写,不是刘县丞,也不是赵主簿,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周茂打了个激灵,看着似笑非笑的顾正臣,心思急转,咬了咬牙,拱手道:“周茂定唯县尊马是瞻,还望县尊提携!”

顾正臣抬起手,拍了拍周茂的肩膀,平和地说:“提携不提携你,由朝廷吏部说了算。本官能做的,就是把你的名字报到吏部。当然,我需要看到忠诚,看到能力,好好想想吧。”

周茂肃然地看着顾正臣,目光中有些畏惧。

顾正臣背起双手,走向佛殿:“去,帮我把主持找出来,就说,本官有大事与他商议。”

周茂恭敬地答应:“属下这就去办。”

顾正臣站在佛殿门外,看着泥塑金身的佛。

没有去拜。

佛不渡人,不渡鬼,不渡魔。

佛什么都不渡,它只是一个符号,一个具象化的寄托之物。

拜佛和拜一棵树,一棵草,一片云,没什么区别。

佛解决不了敌人,解决不了困难。

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改变现实的,是人。

“阿弥陀佛,不知县尊来临,罪过,罪过。”

一个身着浅红色袈裟的老僧,手持佛珠行礼。

顾正臣拱手:“不知主持如何称呼?”

“智在。”

“智在,好法号。”

“县尊是礼佛还是……”

“谈香火之事。”

智在老僧看了看顾正臣空空如也的双手,不像是来送香油钱,不知其来意,只好说:“此处喧嚣,请县尊移步后堂。”

书友推荐:下雨天等你上线四合院中的路人只在梨花春雨处(np)我的绝品老师苏霞老王神婿叶凡夜泳城里的香艳褚府小寡妇(产乳,兄弟np)玻璃灯和大叔奔现后书呆子很苦恼芭蕾鞋花开百年直男宿主被反派强制爱了想抱你重生知青:我的火红年代无敌六皇子沿河路
书友收藏:全民神祇:我献祭亿万生灵成神穿越宋末,从琼崖崛起破云全民转职:修仙者废?看我一剑开仙门!我的绝品老师缘分似梦桌边[校园]官道权途风水之王让你契约鬼,你契约钟馗?魔门败类她是儿媳公媳高权力巅峰:从借调市纪委开始青云红颜香花开百年系统赋予我长生,却忘记赐我不老梦里花(强制、NP)综影视之创死所有主角苏璎盛敬锋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