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涛端着一杯柠檬茶,舒爽地喝了一口,然后长长地叹了口气。“我说刘哥,我之前听说你在写英文小说呢?行不行啊你?”
刘建德抬头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你怎么这么长时间没给公主回过信啊?”
“哪里哪里!”林涛马上矢口否认:“我们的联系可紧密了!只是不像你俩那样密切而已。”
“呵!”
“唉,你笑啥呢?”
“随便。”
见刘建德一脸平静,林涛便不再追问:“好吧。那我就问一句,进展咋样?”
刘建德不等回答,自己接着说:"到现在,一部中篇加上四五部长篇都已完成了,总共计有多少你知道不?"
"多少?"
刘建德看着林涛,说出了那个数字:“约一百十四万词左右。”
“啥玩意儿?”
林涛猛然坐起来瞪大了眼,惊叹:“五本书了?!!”
“准确是说,一本中,四部长。”
看着满脸惊讶无语凝噎的林涛,刘建德笑道,“看来,你还真得多多关注我们那位公主,否则,你不知道的消息还有很多呢。”
接下来的话让对方更加不解。"别浪费,你也抓紧点儿……"
这下,林涛彻底愣住了,思考良久仍不解:“咋?你说我浪费什么来着?"
刘建德看他一脸懵逼的样子,解释道:“咱们家族医学传承久,想必你也有了解。按常理来讲,身体素质会逐年下降,到了一定的阶段,你自然会觉得力不从心,抓紧时机呗,要不然等几年后再想找,未必合适啊!”
“胡说什么,”林涛生气地说,“我跟你说啊,我这人可厉害,精力绝对旺盛。”
随后话题突然转变:“对了,我最近相亲了几个,可惜没有特别对眼的。”
"是嘛?"
刘建德点点头,“那你继续努力吧。”
林涛有些泄气道:"要么土里土气,要么见识太浅薄,真的聊不来。”
"确实有点可惜,我们这里有个叫王小翠的,或许……"
林涛马上打断他,生气地说:“别逗了,我跟你讲!”
二人相视一笑后,刘建德低头继续翻看着收到的包裹物品,内容真丰富。
而包裹里那些新出炉的书籍和评论报刊,则让他对未来的道路愈充满了信心。
书里内容精彩,封面上的署名“青龙”,意味着刘建德用心编撰的故事正式登陆海外市场。
尽管用英文写作,却未更改自己常用的笔名,以一种神秘的身份展示着,毕竟在这个历史阶段西方世界对东亚文化还比较缺乏兴趣。因此选择隐藏自己的真正身份。
他仔细观察封面底部分别列出了相同的一行字体——oxforduniversitypress。
这家历史悠久声名显赫的世界顶尖出版社让刘建德不禁微笑:如果没有玛格丽特的帮助,单凭自己,很难取得这样的成就。
但翻开报纸一看那些专业媒体对新着做出各种各样的反馈,还是让人内心振奋……
《卫报》:"这是一个每个人都需要了解的道理——《谁动了我的奶酪?》无疑揭示了如何应对外界的变化与挑战!"
《每日邮报》:“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书,《奶酪》值得每个读者放在床头细细品味。”
各类权威刊物以及诸多精英人物如王储菲力亲王甚至英国总理先生都为它背书称赞,这更使它的影响与声誉进一步扩大……
###乔治·奥威尔:“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寓言故事!”
……
吴有志一边翻看着手中的材料,心里不由得乐了。他现除了鹰国的一些文化名人的评价外,还有欧洲其他国家的重要人物的评语,例如君特·格拉斯。
他在《法兰克福报》上的评语写道:“尽管《谁动了我的奶酪》文学价值不高,但它传递的人生指南却非常宝贵,并且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君特·格拉斯作为文坛巨匠,数年后以其着名的《铁皮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另外还有一个名字让吴有志感到格外亲切——恩斯特·薛定谔。
正是他提出的“薛定谔的猫”的思想实验,如今他对这部小说的感想是:“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不论是生活或是科学都是如此。”
读到这里,吴有志内心窃喜,似乎自己的故事给了物理学的巨人一些灵感,他接着往下看了许多好评和各异的角度解析。
最终他现关于《哈利波特-神秘的魔石》(注:原作品《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也有几份详尽报道,其中包括《伦敦邮报》上连载的部分章节。这些社会名人评论的含金量也很重。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评论说:“真爱无畏,这本书描绘了一个魔法与成长交织的奇妙画卷;阅读它让我对未来更加满怀憧憬与好奇。感**妮公主分享这两部优秀佳作给我。”
同时,《泰晤士星期日版》主编丽贝卡称赞道:“哈利·波特系列不仅是经典的儿童读物;它们不仅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还成功赢得了成年观众的喜爱。这部系列完美诠释了美德在当今时代的价值。”
而君特·格拉斯更是给予了极高的肯定:“qing1ong的《哈利·波特-神秘的魔石》展现了文学魅力,整体结构宏大且紧凑,不是简单的故事情节。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学修养与创作功力才能够完成这样的作品。”
随着这些评价,吴有志不禁感到一阵成就感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