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
尹烈开始缓慢饮下杯中御酒!
他就是要挑衅淳于越,尽可能的激怒对方,好为接下来的辩论争取优势!
并且最重要的是……
一樽御酒,引得满场诸公差点怒冲冠!
尹烈表示他非常爽!
要得就是这种截胡打脸的快感!
至于得不得罪人的问题……
尹烈身为诤臣,他连始皇都敢当面咆哮,又岂会怕得罪同僚大臣!
忽的!
淳于越冷声喝道:“来人,把琅琊碑赋抬上来!”
淳于越表示他这次可是做了多手准备,不把尹烈整死……他誓不罢休!
随即。
十数名卫士通过滚木,缓慢的把一座巨型石碑推了进来,直至摆放在了泗水九鼎的旁边。
这时。
尹烈也引尽了杯中御酒,他道:“可以啊!淳于博士为了驳倒我,还真是够煞费苦心的!”
“尹烈,伱太过抬举自己了!”
淳于越起身负手道:“无论是泗水九鼎,亦或是琅琊碑赋,圣明无过于陛下,一切皆是吾皇为了奠定大秦国祚所做的安排……因此,你在狂言谏书中的始皇第八过,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淳于越大手一挥,尽显霸气!
尹烈并没有急着反驳。
于是。
淳于越便来到了琅琊碑赋的旁侧。
他开始高声道:“维一九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东抚东土,以省卒士……”
“事已大毕,乃临于海。皇帝之功,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应时动事,是维皇帝……”
“古之帝者,地不过千里,诸侯各守其疆域,或朝或否,相侵暴乱,残伐不止。犹刻金石,以字为纪……”
“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远方,实不称名。故不长久,其身未殁,诸侯背叛,法令不行!”
“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遵号大成。群臣相与诵皇帝功德,刻于金石,以为表经!”
……
历史上的泰山碑赋和琅琊碑赋皆是左丞相李斯所篆刻!
但!
尹烈的穿越引起了诸多的蝴蝶效应。
使得博士淳于越提前献上了琅琊碑赋,以颂始皇之功德!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淳于越再度高声道:“尹烈!你说吾皇在嬴秦之法理性方面并未集思广益,采取良策!”
“实则吾皇东巡,便是为了祭祀黄帝、大禹、八神、山川诸神……”
“昭告天地,九鼎已齐,天命在嬴!”
“我大秦之国祚,必将绵延千秋万代,重铸盛世之景!”
“又何谈……所谓的统御法理性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