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没有急着打开画卷,而是让大家注意看画轴上的封条。
这是一张泛黄的长方形纸片,上面印着:
【历代名家书画。】
【故宫博物院|馆藏精品。】
封条下方还附有一枚特别的标志,暗示这件作品可能是近代故宫博物院在运输文物到岛上的过程中意外丢失、流落民间的珍宝。
“如果日后你们在市场上看到类似的标签,那基本可以断定是假货。”
观众们好奇地问道:“为什么这么说呢?”
高兴预告道:“稍等一下,我将连线一位故宫的专业人士,请他来为大家详细解释。”
实际上,这次连线并非临时起意,而是高兴事先与官方安排好的。
国家文物局正在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并选择了13个县作为第一阶段的试点地区。
自去年11月开始,已经发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针对不可移动文物古迹的保护。
鉴于此,政府计划加强公众文物保护意识的宣传,鼓励民众主动提供线索。
而作为逗音平台上的鉴宝主播,高兴正好处于这一宣传行动的前沿位置。
现在,文物局指派了一位同样在故宫工作的联络员协助直播。
当得知对方背景后,高兴灵机一动,提议邀请故宫专家加入直播间互动,增加观众的兴趣。
这个建议立刻得到了同意,随后故宫的老专家蔡老师受邀上线配合。
“欢迎蔡老师!”高兴向镜头前的老专家致以热烈的欢迎,虽然掌声是后期添加的音效。
视频接通后,屏幕上出现了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穿着整洁西装的老者,他的庄重形象仿佛电视主持人一般。
“晚上好,蔡老师。”
“你好,高先生。”
“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关于如何辨别真假古董的话题。蔡老师能否帮我们分析一下,这样的封条是否存在问题?”
高兴将带有【故宫博物院|馆藏精品】字样的封条展示给观众,准备听取专家的意见。
蔡老师几乎立刻就笑了起来。
“在故宫工作三十多年,我从没见过这样的封条。”
他解释说:“造假者可能是想表示这物品是当年故宫搬迁时遗失的宝物。但我要明确告诉高老师和直播间的六万多观众,当年故宫搬迁时,所有藏品都完好无损,每一件都有记录可查。”
“此外,这么大的封条直接贴在画上,很容易对作品造成损害。任何有一点文物保护知识的人都不会这么做。”
高老师闻言,只是微笑并轻轻摇头,似乎并不打算继续这个话题。
“感谢蔡老师的讲解,大家要提高警惕,遇到类似情况一律视为假货。”
接着,高兴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下一个环节,连线文物局专家,介绍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新规定和其益处。
现在,原则上来说,明代至1911年期间的所有墓葬都被视为不可移动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