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勖淡淡道,“一笔写不出两个崔字。全赖陛下圣明,有此申诉冤屈的机会,当惜之。”
众人:你是捧贺兰兄妹的臭脚吧!没想到你是这样的老头子!
“到底为什么要翻旧案呢?”众大臣抓破脑袋想不出其中原因,“难道是想算旧账?”不然为什么呢?
阿昭自然是要算旧账,可这一回算的可不是世家的旧账,而是大魏皇室元氏的旧账。
元氏原本姓拓跋,一听就是胡人的名。后来汉化改革,要求改胡为汉,拓跋家也给自己改了个姓——元,始也,从一,从兀,第一之意。
但是,历史这种东西,尤其是黑历史,不是说换个马甲就能掩盖过去的——特别是对尤其爱做历史记录的中国人而言。
崔浩是怎么死的?就是因为他想要记载公布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要知道,崔浩可不是一般人,大魏立国有他一半的功劳,是历经三朝的重臣。可这么个大功臣,说死就死了。
不仅自己死了,还被下令夷五族,与崔家有姻亲关系的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北方大族全部被一网打尽,其惨烈程度与河阴之变不相上下。
时至如今,众人对当年的国史之狱到底生了什么已经知之甚少了。但是,总有人不会忘的。比如,崔家。
“崔浩才艺通博,究揽天人,谋虽盖世,威未震主,焉遭此祸?!”朝会上,崔勖泫然泪下,闻者为之落了。
正想着,却听崔勖话音一转,“盖为掩饰拓跋珪寄生复国之丑!”拓跋家藏了百年的黑历史就这么被翻出来了。
权臣谋朝篡位一般有三个阶段:
1、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朝——态度嚣张,无视皇帝,众人且敬且惧。
2、加九锡、出警入跸——出行清道,比皇帝排场还大。
3、封邦建国、创建社稷——拉起一班属于自己的政治班底,为新国建立做准备。
但是,贺兰兄妹,无论是贺兰定,还是贺昭都低调的要命,全然没有以上的“篡位预警”。
因此,两兄妹虽然大权在握,乃是大魏的实际掌权人,但是谁都没想过他们会谋朝篡位。毕竟他们又不结婚,又没子嗣,当皇帝图什么呢?
可阿昭却道,“阿兄不想当皇帝,我可是想的。”
贺兰定:我就知道!
天知道贺兰定是什么感觉。本来正在家里闭门造车: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回忆上辈子的金融知识,企图凭空编造出一本大魏货币制度来。
结果,人在家中坐,瓜从天上来。
什么叫拓跋家得位不正?什么叫拓跋家的皇位是抢的贺兰家的?所以拓跋家的皇帝各个短命活不过二十岁,这是德不配位的报应。
听到消息的贺兰定整个人都麻了,脑中只有一个念头:我的妹,厉害了!
旁人家都是谋朝算位,阿昭直接反其道而行之:什么谋朝篡位?这天下本就是我贺兰家的,是拓跋家窃据而已。
事情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了。大概是一百多年前,大魏开国皇帝拓跋珪还没出生,父亲就被叛将杀死,等拓跋珪六岁,国家也灭了——前秦苻坚一统北方,拓跋家的代国覆灭。
失去家国的拓跋珪与母亲四处流浪,投靠多方势力,最终投奔了其舅家:贺兰部落。
“什么贺兰部落?!”阿昭纠正,“是贺兰国!贺兰国!”
阿昭将泛黄的史书翻得哗啦啦作响,指着模糊的纸页道,“上头都写啦!”——其先世为君长,四方附国者数十部。史书对贺兰的记载中提到的是“国”,而不是“部”,可见曾经的贺兰乃是一个颇为强盛的国家。
后来,淝水之战苻坚大败,原本投降苻坚的众多大将纷纷复国,十六岁的拓跋珪见状也决定复国。
可是,两手空空,寄居外家的拓跋珪凭什么来复国呢?凭自己长得帅吗?
还真是。据说拓跋珪为了争取贺兰的支持,娶了自己的姨母,也就是自己母亲的妹妹——当年,崔浩就是想把这段历史给记载下来,还要雕刻在石碑上供万世流传,这才被斩草除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