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陛下。”
李斯小心翼翼的双手接过政事简章,并迅将其阅览了一遍。
下一刻!
李斯瞳孔微缩的道:“这……”
“没错。”
嬴政入座道:“尹烈的陵邑制度,朕也想到了,不过只是有个大概的想法记录在案,并没有形成一整套具体可行的国策。”
李斯:“……”
“尹烈快了朕一步!”
嬴政若有所思的道:“他不仅能想到陵邑制度,还能给出配套的措施。”
“比如陵邑的建造必须奢华,方能达到以经济消费连接关中和中原的目的。”
“还有【清官】、【浊官】制度,以及【徭役兼具土地分配方案】。”
……
按照嬴政的设想,在二次东巡回归咸阳之后,他便会把自己想出来的陵邑制度搬上大朝议讨论。
结果……
尹烈却先行给出了更加完美的政策构想。
这不得不让嬴政感到有些……
“原来如此。”
李斯恍然大悟的道:“陛下在此番大朝议的最初,之所以会率先认可尹烈的【陵邑制度】。原因就在于陛下当时如果进行了否决,那么这等有益于大秦的国策,后续很可能就不好推行了!”
第二场朝议大辩论,大秦高层其实是有机会驳倒尹烈的。
关键就在始皇一开始对于【陵邑制度】的态度方面。
当然!
实际上尹烈连这一条也算到了!
尹烈是穿越者,他非常清楚历史上的大秦施行了陵邑制度,并且从时间上算,始皇八成也已经想到了。
这个时候。
尹烈再公然提出陵邑制度,嬴政基本上是不可能反驳的。
“快朕一步,当是大才矣!”
嬴政轻叹道:“奈何,他拔剑面君,朕便饶他不得!”
李斯闻言张了张嘴,最终却又保持了沉默。
嬴政见状道:“李斯,想说什么就说,如有不妥之言,朕恕你无罪!”
两君臣相伴十余载。
走完了一统之历程。
自然是有着君臣之谊的。
李斯闻言拱手道:“陛下,微臣以为……或可再试试狂徒尹烈究竟有没有上苍的庇佑,如果有……那便不能杀,当顺应天命,观其未来所为。”
嬴政点头:“嗯,继续。”
“倘若狂徒尹烈上次的上苍庇佑只是巧合,那么说明他的身上只有卓绝的才识,并无天命!”
李斯想了想,道:“这便要看陛下是否惜才了,总之像尹烈的诤臣性格,他绝对属于妥妥的刺头,一旦步入庙堂,必当一石激起千层浪!”
李斯叹服尹烈之眼界才识,但他并不觉得尹烈能够玩得转官场。
朝堂之上……
动则就要豁出命去,那像什么话?
“李斯,在你看来尹烈是块石头。”
嬴政话锋一转的道:“然而在朕看来,他却是一个上佳的饵料!”
李斯闻言一愣,尔后他俯道:“陛下英明。”
世人皆言。
天底下水最深的地方,当属庙堂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