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后头病急乱投医,把王氏给的那些产业拿去做好事了,还真保全了性命。
最近这段时间,她已经很少再咳血了。
性命无虞,她心思又活络起来。
依旧把英国公府视为眼中钉的她,不敢再冒然做什么,毕竟英国公府和顾野的干系太深了,她还是惧怕自己好不容易保住的小命又被命格影响。
然后,她就听说了使团来访的消息。
上辈子的她,自然是和这外邦使团没什么干系的,但她却记得一件事,这月明国的公主长大后差点嫁给武青意。
据说是她月明使团第一次到访的时候,这位公主也在同行之列。
上辈子的这会儿,皇长子还未被寻回,正元帝就指了武青意和其他文官一道接待来使。
年幼的小公主对英武不凡的武青意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成年后她再次来了中原,两国准备联姻结亲,正元帝年纪不轻了,就准备把她指给那会儿还未娶妻的武青意。
因为幼时的好印象,公主就答应下来。
不过武青意是不愿意的,说自己虽比正元帝年轻,但和公主相比,两人年纪相差了不少,不愿意耽误了人家。
外邦的风气和中原不同,那公主似乎觉得婚事没成也不是多大的事儿,她也没怒,反而还和武青意结拜成了异姓兄妹。
上辈子武青意就已经成了沈寒春的执念,所以尽管她没见过这位小公主,还是把对方当成了假想情敌,所以打听了那么清楚。
民间对立太子的呼声越来越高了,沈寒春也不确定等到顾野的身份又上一重之后,她还能不能保住这条得来不易的性命。
所以她不管上辈子对小公主的记恨,想着凭借自己“未卜先知”的本事,接近使团,让他们把自己带离中原。
至于去了月明之后么,差一些的结果就是她换个地方谋生,好一些的结果则是,凭借对大熙朝未来的“预测”成为王室谋臣,最好能挑起两国争斗。
可惜的是,她计划的不错,施行起来却很是困难。
先是她和海外使团语言不通,一开始接近,鸡同鸭讲,对方根本不知道她的来意,把她当成寻衅的刁民打走了。
后来她就专门接近那个会中原语言的使者,说明自己是来找公主的,那使者还当她是小公主这段时间跟在顾茵身边结识的人,所以把她带进了驿站。
小公主自然是不认得她的,但沈寒春自有办法——现在的小公主应该已经见过武青意,对他有了初步的好感,同时对顾茵有了敌意。
敌人的敌人自然就是朋友,沈寒春早就想好了一套说辞,说她和武青意就交情——这也不算说谎,可以任人去查的,她之前确实在英国公府住过一段时间,能告诉小公主很多她想知道的事情。
小公主听完同行的使者翻译,先是迷茫的看了她一阵。
自然是迷茫的,沈寒春三句不离武青意,小公主反应了好一会儿,才想起对方是顾茵的丈夫。
反应过来之后,小公主就不大高兴了,虽然她才十一岁,但也知道很多道理了。
她一国公主,关心人家丈夫的事情做什么?
且那也不是别人,是她这次到中原之后,热情招待她的朋友!
她一不高兴,公主的脾气就上来,就让人把沈寒春叉出去了,还叮嘱同行的护卫不许她靠近。
沈寒春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但其实这辈子生的意外也够多了,这种结果虽然意外,她也很快就接受了。
接受之后,她回去写了一封书信,里头都是未来大熙朝将要生的大事——比如将来会生的宫中时疫。
别的不说,光这一件事,若月明来使有那么一丝吞并中原的野心,就该知道她的重要了。
当然同样,这封书信她也是赌上了身家性命的,但凡有个差错,她就要背负通敌卖国的大罪。
所以沈寒春写好之后犹豫再三,一直到听说月明使团今日就要回去,她这才揣着书信跟过来。
只没想到,这次刚到码头,就让顾野身边的侍卫给带走了。
如今使臣的话一出,加上对顾野的畏惧,沈寒春自然是越吓得不轻。
她一个从英国公府出去的医女,平白无故几次三番接近外邦使团,此刻又是这般作态,自然引人起疑。
顾野让四译馆的官员帮着翻译,说自己会处理这件事,那帮着小公主传话的使臣也就很快登船离去。
顾野把沈寒春带走,因她和英国公府有些瓜葛,所以他暂时按下这件事没有上报,先让人把沈寒春送到烈王府,严加看管。
后头等他从宫里出来,文华殿也已经下了学,冯钰和他结伴出宫。
说到审问人这件事,自小长在军营的冯钰比顾野更轻车熟路。
冯钰并不使人直接去问,而是先让烈王府里的老嬷嬷帮着沈寒春更衣。
其实也就是搜身。
沈寒春早就想毁了贴身的书信,但烈王府的人不错眼地看管着,她也只能安慰自己,那书信她藏的十分贴身,慢慢地想办法就是。
后头等到老嬷嬷过来,一面让人脱她的衣裳,一面让人拆她的髻,沈寒春还试图负隅顽抗,把书信塞进嘴里吃了。
无奈老嬷嬷是宫中出来的,就没有她没见识过的手段,早就防着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