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的作者不是旁人,正是夫子自己。
里面写的,是他年轻时进京赶考,路上的所见所闻。
李妈妈有些诧异:“叶神医还识字?”
可是她怎么听说,叶瑾涵以前一直都是个傻子呀?
她听出了李妈妈话外之音,想着迟早要面对这个问题。
于是,叶瑾涵从书中抬起头来,笑着回道:
“从前虽然愚钝,但我记性好,过目不忘。师父教过一遍,我便记住了。”
李妈妈点点头,心里暗暗佩服:神医果然是神医,记性都比普通人要强百倍。
一本书翻完,叶瑾涵伸了个懒腰,正在考虑要不要再睡一会儿时,马车停了下来。
叶瑾涵掀开帘子一角,现马车停在一座,高大的城池外。
城门上方肃然悬着仨个字:清河县。
叶瑾涵回头问道:“到了么?”
李妈妈点点头:“快了,进城后,再走一柱香,就到了。”
穿过一片热闹的街市,宽敞的街道,可容四辆这样的马车,并驾齐驱。
沿街各种商铺、摊位井然有序。
光这一条街道上,短短这一路,她就看到了两家医馆,三家药铺。
叶瑾涵不禁在想,照这样看,县城的大夫也不少呀。
难道都治不好?
看样子也不是急症。
那只能是偏症、怪症了。
马车又缓慢行驶了一会儿,便远远停在了一处高门大院门前:赵府。
赵管家跳下马车,来到马车窗前,稳稳地道:
“叶神医,我先回府禀报,您一会儿跟着李妈妈走,就成。”
叶瑾涵看向李妈妈。
李妈妈冲她笑着点点头。
于是叶瑾涵在马车内答道:“好的,我知道了。”
听着赵管家的脚步声,越来越远,李妈妈却稳坐不动。
叶瑾涵便也不动声色。
不一会儿,感觉又有人跳上了马车。
叶瑾涵撩起窗帘一角,看着马车绕过赵府大门,朝一条巷子驶去。
马车再次停下,李妈妈才起身下车。
叶瑾涵拎着小竹篮子,跟着跳了下来。
原来这里是赵府的侧门。
“叶神医,请跟我来。”李妈妈恭敬地在前面引路。
叶瑾涵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对照着光影和日头,判断着方向,同时在脑海里画着赵府的局部地图。
赵府很大,光她今天走过的这些地方,就有好几个叶家祠堂那么大了。
李妈妈将她安排在一个偏僻小院里等候。
不一会儿,就有丫鬟上茶和点心。
赶了一路,叶瑾涵也确实饿了,于是每一样都拣着尝了一块。
味道真不错。
回头一定得问问,是从哪家买的,她可以买点带回去,给她娘尝尝。
李妈妈离开后,便再也没回来。
两盏茶的功夫后,来了一位秀气的大丫鬟。
看样子,应该是在主人面前得脸的。
丫鬟向叶瑾涵行了一礼,然后道:“叶神医,请跟我来。”
说完,便要上前去帮叶瑾涵提竹篮子。
“我自己来就行。”叶瑾涵伸手微微一挡。
就在这一提一挡之间,双方都察觉了对方的身手。
大丫鬟眸光微闪,但看她接下来的反应,也不似那多嘴多舌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