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言惑众!”】
【“天下大势皆靠天象,那太祖皇帝不用起兵了!等着天象警示,等敌人自己完蛋得了!”】
【“京师是国本!一动,大势去矣!宋朝南迁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吗?!”】
【“主张南迁者,可斩!”】
【……】
【于谦等主战派官员最终在朝堂上占据了上风,临危受命,朱祁钰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坚守京师!】
天幕之上,一身蓝色官袍的于谦气势汹汹,怒斥徐珵的画面,更是看的无数古人热血沸腾。
“好!说得好!”
后世的影视剧把于谦的形象活灵活现的展现了出来。
无论是明朝之前,还是明朝之后,许多文人墨客、皇帝贵族、将军士兵都对天幕上这位叫于谦的人感到了好奇。
大宋。
“南宋……”
赵匡胤一时无言。
“于谦……”
他本想说若是这般能够稳定大局的官员生在他大宋该多好。
可转瞬又想到那李纲,种师道,宗泽等人。
还有那安排道士跳大神的宋钦宗,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关键还是在于这个朱祁钰,敢用他啊……”
朱祁镇带出去的阵容难道就差了?
邝埜、张辅等人难道就差了,难道就没有劝谏了?
他但凡听一点儿,都不会沦落到现在这种地步。
大唐。
“果然还得是有能镇得住场子的人才行。”
看到这明朝廷一段慌乱之后,因为于谦的话稳定了军心的朝堂,李世民点了点头。
到了这种时候,做出决定,比不做决定更重要。
毕竟要是因为战或逃的意见不同再耽搁一二,恐怕瓦剌到时候就兵临城下,再想做任何准备都来不及了。
“这明朝,当真是幸运。”
叹了口气,李世民真的是有些羡慕了。
这朱元璋、朱棣也就罢了。
可到了第五代朱祁镇的时候,明明是个昏君,却依旧有人能给他擦屁股。
“想来这北京是守住了。”
“只是此处距离北方边境过近,一旦边境出现意外,敌人兵锋便直指京师啊……”
“天子守国门……”
“可这大明又能出几个有能耐的皇帝呢?”
再出一个朱棣这样的,明显可能性很低。
再出一个能够掌控局势的皇帝倒是有可能,可谁又能保证,不会在出现朱祁镇这样的呢?
同时,贞观时期的群臣们,都羡慕的看向天幕上的于谦。
能有这般名垂青史的机会,谁不想啊。
“这位于尚书,此前是兵部侍郎,如今前任兵部尚书邝埜于朱祁镇出征战死,临危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