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有些好奇的对林云问道:“父皇,刚刚离开的这位公公儿臣怎么从未见过,他是?”
林云道:“他叫魏忠贤,你叫他魏公公就可以了。”
林天闻言,心中有些不解,暗自道:“魏忠贤?奇怪,朕前世不但没有见过他,就连这个名字也没有听说过。”
“父皇身边怎么会突然多出一个陌生的太监呢?”
林云对林天问道:“天儿,你可知道朝中大臣谁忠谁奸?”
林天闻言,有些惊愕的看向林云。
“这?父皇怎么会突然问我这种问题?”
“我是该回答呢?还是不该回答?”
林天低头在心里想了一下明天会参加早朝的大臣,其中确实有几个奸臣。
“左相私底下收受贿赂,虽然有些能力,但却是一个贪官。”
“若不是父皇并非昏君,估计左相早已经成为了一个大贪官。”
“六国联军势如破竹攻入大汉之后,左相见大汉大势已去便选择了叛国投敌,暗地里投靠了齐国。”
“而且,六国联军攻破京城后,这老奸相挟持了朕投降齐国,从而成为了齐国的坐上宾,左相绝对算得上是大汉最大的奸臣。”
“礼部侍郎明面上是清官,实则是一个爱财之人,为了黄金白银早已成为了魏国安插在大汉的耳目,大汉出兵讨伐魏国的情报便是礼部侍郎给魏国提供的。”
“户部侍郎也是一个奸臣,这些年利用各种手段贪污了不少,六国联军兵临城下后和左相一起投靠了齐国。”
“明天能够参与早朝的二十个大臣也就这三个是奸臣,其他不是战死就是自杀殉国。”
“若不是大汉走错了路失去大势,左相他们三个也不会对大汉造成太大的影响。”
“只是,左相他们三个现在都是名声在外的清官,就算朕说出来,父皇也不一定会信。”
“若是不小心传出去,还会引起左相他们的警惕,到时候想要找到他们贪污受贿的证据就更难了。”
林云听到林天的心声,不动声色的对林天道:“算了,若是有朝中大臣是贪官,连暗卫的都不知道,估计你也不知道。”
“你说一说,你觉得朝中大臣哪几个比较有能力?”
林天闻言,当即拱手回答道:“启禀父皇,右相自皇爷爷一朝到现在一直将朝中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大汉忠心耿耿,是难得的贤相。”
“至于左相,是十年前老左相告老还乡后方才成为左相的,其功绩不如右相,儿臣也不太了解关于他的事情,不好评价。”
“韩国公乃是三朝老臣,皇爷爷还没有成为皇帝之前便已是大将军,在皇爷爷一朝更是为大汉立下了汗马功劳,被皇爷爷封为韩国公,又任兵部尚书一职,其能力之强自然不言而喻。”
“徐国公骁勇善战,齐、越、离三国进犯大汉之时曾与皇爷爷一起大战越国宗师境强者,在皇爷爷一朝立下赫赫功劳,其功劳仅次于韩国公,其能力不弱于韩国公。”
“若不是比韩国公年轻了二十多岁,其功劳不会次于韩国公。”
“六部尚书以吏部尚书和刑部尚书的最为有名,吏部尚书选贤举能,刑部尚书执法严格,二人皆为百姓眼中的好官。”
“户部尚书精通算术,其能力也不俗。”
“这些都是可以从京城百姓之中了解到的,其他的官员百姓们议论的不多,儿臣也不是很了解,所以不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