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新故!
整个大明的储君之位空悬。
那么接下来该立谁为太子?
转眼间就成了一个迫不及待的问题。
毕竟国无储君,社稷不稳。
一个国家一日没有储君,朝廷中的文武百官便会人心不稳。
有些比较着急的官员甚至会上窜下跳,勾结朋党。
甚至会想着做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儿。
这样的问题显然也有官员在现场热烈的讨论着。
“如今太子爷没了,正所谓国一日,不可无储君!你说接下来万岁爷会立谁为太子呢!?”
“哎呀呀,郭大人,你说这个话怕是有些不大妥当吧!?太子爷尸骨未寒,我们就讨论着这个,传出去陛下要是知道了可不大好呀!?”
“愚鲁啊你!此乃国家大事,我们身为朝廷御史言官,本就应该操心起来这样的事情,万岁爷伤心之际,肯定是难以顾及这些事情的,我们做臣子的,自然应该冒死上谏,尽快将储君的位置安定下来,也免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一些大臣们会有别样的心思!”
“这话说的倒也是只不过这个头可不好开啊!万岁爷的脾气你也是知道的,若说中了他的下怀,那倒还好说,可若是一旦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那可会是有天大的祸事,万岁爷的脾气那可不是好惹的!搞不好掉脑袋都是有可能的!”
“哼哼!你说的这叫什么话?!就连年幼的吴王殿下都明白“苟利囯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这样的道理,你身为朝廷大臣,岂能无动于衷,我们拿到大明朝廷的俸禄,自然应该为君父分忧,岂能因为进谏可能会遭到处罚,便缩起脖子无动于衷?!置大明的天下于不顾?!如此行径……岂是我等大丈夫所为!?”
“哎呀呀!郭御史有此雄心壮志!明日你一旦上本进言,某一定要立即响应,愿附骥尾!”
“郭御史如果真有心上本,且算我一个!”
“对对对,也算我一个!!”
众人便你一言我一语的。
一时间聊得好不热闹。
对这朝廷一国之储君未来的人选,也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某以为,如今太子病故,若要从陛下的诸多儿孙中选出一个合适的人选,以在下之愚见,燕王朱棣或可为之!!不知诸君以为呢?”
“呵呵?!真是笑话,轮谁也轮不到燕王啊!如果真要立燕王朱棣为太子,那么请问置秦晋二王于何地!?”
“是啊,是啊,太子爷乃是长子,身份尊贵无俩,秦晋二王,辈分排行更在燕王朱棣之上,要轮也是秦晋二王,怎么可能轮得到燕王朱棣呢!?”
“唉呀,不妥!秦晋二王,虽然说辈分排行比较靠前,但这二王行事都有些荒唐,此次太子爷北巡,秦晋二王都在申饬之列,品行就差了,老鼻子远!大明建国这才多久,这万里江山怎么能交给品行不端的人手上呢!?这不是取祸知道吗??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你的意思是要立贤?那怎么可能?!国家有国家的规矩,向来立嫡立长,秦晋二王虽然小有瑕疵,要立太子的话也是比燕王朱棣更有资格!”
“好了好了!诸位都静一静,请听老夫一言!什么秦晋二王,什么燕王朱棣!都是瞎几把扯!”
“哦,老大人可有何高见?!”
“老大人心目中主意的太子人选又是谁!?”
那个年老须皆白的官员得意地缕了缕下巴的胡须,眯着眼睛,眼神坚定的指了指太子朱标棺椁身边的朱雄英说道:“你们看!那人是谁!?”
顺着他手指方向。
众多大臣顿时眼睛开始亮。
对呀。
怎么把这位爷给忘了?
什么秦晋二王。
什么燕王朱棣。
在这位爷面前,狗屁都算不上。
这朱雄英乃是太子朱标的嫡长子,多年来又深得洪武皇帝朱元璋的格外宠爱。
不论是身份之尊贵,血脉之纯正,还是年少之聪慧。
那都是无可挑剔的。
如果立他为皇太孙,只怕全天下人都挑不出什么毛病。
只不过;这位也有一个致命缺陷:
那就是。
年纪终究有些太小了。
眼下不过十岁而已,而这年龄的短处,会不会成为洪武皇帝朱元璋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还在两说。
毕竟北周的江山就是因为主少国疑而丢的。
那赵匡胤是如何家并君临天下?众多大臣又如何不知?如何不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