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下,突厥进犯中原震动关中,秦王率兵前去抵抗。自打她献上《破阵乐》后,李渊也开始有意在收李世民的兵权,也只有在这种外地来犯的关键时刻才会让他重新带兵出征,李元吉也随之屯驻。
婉钰以寻孙陌陌为由来了段雄府上,不得不说很多年过去了那男人成熟了不少,应该说她们都成熟了。当初是在她的建议下段志玄跟了李世民,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你是来当说客的?想让我投效齐王阵营?”
女人毫不掩饰自己的目的,段雄也问的直接。他没有唤她一句齐王妃,而是用的你,仿佛他还是当初的段雄,而她也是当初的薄子娴。
清风拂过,只听见竹叶窸窣的声响,映进屋中的竹影却未动分毫,女人笑着抿了一口茶,“是呀,段将军意下如何?”
“你觉得会有这种可能吗?”男人亦端起茶杯,唇角浮起一丝笑意。
“不可能。”女人平静道。
“那你还问?”男人挑挑眉。
“问还是得问问的。”女人从袖中取出一枚玉坠递给段志玄,男人眉心一跳,他识得那是当初他送给杨珪媚的信物,只是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留着。
“这是何意?该不会齐王为了拉拢我,要以她相赠?”男人接过玉佩,拇指不断摩挲着。
女人笑笑,“是她知道我来找你,托我还给你的。她说这是你母亲之物,如今你成婚了,她也该物归原主了。”
段雄沉默良久,“你可知道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共戴天?”女人淡淡回道,“元吉那时是有些混,但他不知道你们的事情,这事也不能怪他。你现在和陌陌不是很好,该过去的总是会过去。”就像她和李世民一样,总是会过去的。
“是,不能怪齐王。要怪就怪她长了一双和你相似的眼睛。”起初他以为李元吉只是贪图美色才纳杨珪媚入府,直到后来在洛阳看到李元吉为了薄子娴不顾一切,他才明白杨珪媚只不过是个替身罢了,一个男人看一个女人的眼神骗不了人。
“她过得还好吗?”男人若有所思的问道。
“齐王对她很好。”她没有骗段雄,总的来说李元吉还是很护着自己的女人的,当然她也看的出杨珪媚的心中装的也不是李元吉,所以她也不会因为齐王对王妃的宠爱而嫉妒。
这世上大多是不圆满的,她也选择彻底放下,放下过去,让自己好过一点。
“那就好。”男人平静将玉佩收起,看向了窗外停落的枝头的鸟雀,顿了顿说道,“你呢?”
女人被问的有些恍惚,“我?”
“你过得好吗?”段雄看向她的眼睛,他们秦王府众将私下里谈到过几次这位齐王妃。
有人替她惋惜,觉得她这样国色天香的美人应该配秦王这样的天之骄子才是。如果秦王纳了她,贤妻美妾如此也算是一桩美事,以这女人的聪慧、步步为营,或许秦王也不会像如今这般处处掣肘。但有的觉得秦王妃贤淑明理与秦王伉俪情深,像齐王妃这样的女人似妲己、褒姒之流,一看就是误国的妖孽,又怎能与他们的秦王妃相提并论。可他段雄看的出来,秦王对她是不同的。
“也还不错吧!”女人淡淡答道,作为齐王的正妃她不可能太轻松,宫中得了皇子公主的嫔妃会主动交好李渊的嫡子们,为后半生自己和孩子的安稳谋划。当然她从李渊的那些后宫嫔妃身上也有所求。齐王亲信的家眷她也得顾到,朝中重臣的女眷们她也要有意结交,尽量让元吉在前朝无后顾之忧。
“如今太子与秦王的关系紧张,若齐王可以不参与其中对于你我都是件好事。”这话段雄说的真心,他是不可能为齐王做事的,但他也不愿和这个女人为敌。若是齐王不站在太子一边,对于秦王而言确实要轻松不少。
“事到如今,我回不了头了。”女人从容说着,这并不只是太子与秦王的争斗,她无法独善其身。
杀子之仇她不能不报,尽管她不想与李世民为敌,她知道李世民会比李元吉更适合做大唐的皇帝。但要是李世民当了皇帝,会放过她吗?会放过她和元吉的孩子吗?女人不敢赌,也不能赌。
只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是最安稳的。她想要逃避过,因为元吉有两个出类拔萃的哥哥,若不是如此她昧心自问,凭什么她的男人不能做皇帝,凭什么她不能做皇后、太后?老天都不让她认命,她自己更不能认命。
清风扫过琉璃瓦,带来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齐王府内,菊香与茶香交织,宁静而深邃。她一身素裙端坐于雕花窗前,看着窗外嬉戏的小姑娘,看着这孩子心中甚是柔软,但眉宇间透露出一抹淡淡的忧愁。
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是她的兄长,他身着官服,腰间佩剑,匆匆步入内室。
“三妹,此番前来,为兄有一事相求。”哥哥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一丝恳求。
女人的目光柔和地望向男人,“兄长有何事,但说无妨。”
男人深吸一口气,道:“如今左屯卫中郎将之位悬空,为兄想请妹妹在陛下和齐王前美言几句。”
婉钰闻言,微微皱眉,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兄长之志,妹妹自是知晓。但此事非同小可,左屯卫中郎将之位,敏感易招人警觉。”
男人闻言,神色一黯,道:“妹妹,莫非你不愿为为兄争取吗?”
婉钰轻轻摇头,道:“兄长误会了。我若开口,陛下与齐王定会考量。但此位太过显眼,相当于齐王府在皇宫中安插耳目,实非明智之举。”
她继续说道:“杨家如今风头正盛,唯有低调行事,方能保得族人长久。一旦行差踏错,便可能万劫不复。”
男人闻言,神色凝重,沉默良久。他深知婉钰所言非虚,秦王妃的兄长长孙无忌当下也不过是从五品比部郎中,而他也凭着弘农杨氏的出身、皇帝和齐王对妹妹的宠爱一起步便当上了正五品齐王府典军,现在又官至从四品司马,已是陛下对杨家的恩典,若是再往上难免落人口实。
“妹妹言之有理,是我过于急功近利了。”男人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责。
齐王妃微微一笑,道:“兄长能明白妹妹的苦心,便是最好的。不过兄长倒是提醒了我,那个位子的确需要一个自己的人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