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转载)知行合一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命题,尤其以王阳明知行合一观最具有代表性,对个人修养的养成也最具积极意义。

即知即改,关口前移

理解王阳明知行合一观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当心中有不良之念时,要赶紧克制,做到即知即改。虽然只是“心动”,但王阳明认为已经是“行动”了。他指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一般而言,一个人往往不是一下子就做出恶行的,通常是之前生出了多次不良之念,但是自身又认为这仅仅是“念”而没有“行”,不加克制,结果这些“不良之念”日益膨胀导致蒙蔽良知而去“行”。因此,人不仅要控制自己的行为,更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内心,重视和遏制滋生不良想法的“苗头”。这个主张比人们通常认为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更提前了一步,从思想上来控制恶行的生,可谓关口前移。

在王阳明看来,儒家讲的“格物”就是“格心”,即通过“为善去恶”的功夫把内心的“恶念”格掉,所以王阳明说“为善去恶是格物”。他指出:“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动处,便即是行了;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根据王阳明的观点,一个人想提高自己修养,就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还要注意自己的思想,心里一旦有“恶念”萌生,赶紧进行自我控制并将其消灭在萌芽当中。

儒家认为克制“恶念”的重要方法是慎独,王阳明也非常注意运用慎独的方法。一般来说,慎独有两层含义,一是在没人监督的时候不犯错误,即“不欺暗室”。这就是《中庸》中所说的“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能不能做到慎独,也是君子与小人的重要区别。因为“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二是“不自欺”,就是在没人监督的时候不仅不敢犯错误,而且根本就不想犯错误,做到既不欺骗别人,也不欺骗自己的良心,所以“慎独则心安”。因此,一个人要提升修养,必须养成慎独的习惯,在公开场合或个人独处,都要行为端正、表里如一、保持定力。

即知即行,真知真行

理解王阳明知行合一观的另外一种情况是当心中有“善念”时,应赶紧行动,做到即知即行。在王阳明看来,只有“真行”才是“真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有良知,甚至连盗贼也有良知,但是有些人不愿意按照自己的良知去做,实际上不是“真知”。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观在当时有极强的针对性,在明代,程朱理学强化了“存天理,灭人欲”等伦理道德,对士大夫也提出了很多修养要求,时人确实能够把“天理”与“人欲”要求的道德范畴了解得很清楚,但不少人却知而不行,甚至行而悖知,脱离了儒家经世致用的精神。他指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关于知识分子知而不行,重知不重行的情况,清初颜元也曾经批评指出:“宋元来儒者……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也。”荀子更是非常强烈地斥责“口言善,身行恶”者。纵观历史与现实,真知真行确非易事,需要人不断以学习或反思等方式提高自我认知、提升个人修养及品行,并用以指导行为与实践,这也是达到知行合一的关键步骤。

王阳明认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把“善念”付诸行动从而实现知行合一,需要把“立德”与“立功”“立言”结合起来,这既是中国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也是实现“内圣”与“外王”有机统一的必然要求。这些观点作为儒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今天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的内心世界,以正能量的因子提示着中国人在完善自我、改造社会的道路上求真务实,不尚空谈。

感恩世界,感恩有你,我爱我自己。

书友推荐:绝世强龙玻璃灯镜中色他的羽毛使用法等你上线我同行非要让我金盆洗手我的绝品老师诱我深入褚府小寡妇(产乳,兄弟np)苏霞老王书呆子很苦恼和大叔奔现后神婿叶凡不灭神主顶级村医异界游戏制作人封神:开局一个凤凰分身混沌剑神无敌六皇子只在梨花春雨处(np)
书友收藏:全球畸变:开局活吞黑曼巴蛇影视那些年我们的意难平让你契约鬼,你契约钟馗?我的绝品老师开局萌男变身美少女超品神婿她是儿媳公媳高火影:我带着转生眼穿越了全民转职:修仙者废?看我一剑开仙门!嫂子:我真不是傻子了系统赋予我长生,却忘记赐我不老截教扫地仙的诸天修行婚色糙汉,梦里花(强制、NP)风水之王破云花开百年十三幺褚府小寡妇(产乳,兄弟np)青云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