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胸中没有多少学问作为支撑,但为了梦想,他还是决定鼓起勇气试一试。
当然,如果你有更好的办法,也可以说出来看看,我们商量着办。”
许安补充道,语气诚恳,眼神坚定而充满期待。
“不,我倒是觉得你说得不错。”
货郎杨摇摇头,地摆了摆手,“不过,我们这些做货郎的,日子本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都要指着这份微薄的收入维持。
要我出资入伙,还是算了。
我还是更喜欢跑跑腿赚点小钱,虽然不多,但至少稳当一点。”
他的眼神里透露出忧虑。
其实,货郎杨之所以不愿意入股的原因除了担心自己有限的积蓄在不确定的商业冒险中化为乌有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他心里清楚:
这种新鲜玩意很快就会引来不少跟风者,一旦市场竞争变得激烈起来,别说大赚一笔,能保本就算是不错的结局了。
这个想法,当然不能直白地告诉对面那个满怀期待的年轻人。
“呵呵,”见对方并不勉强,许安笑了笑,“直接拿货去卖也是可以的,只是……”他顿了顿,目光柔和却又坚定,“我这儿还有一件事情想拜托你帮忙呢。”
听到这话,杨微微一怔:
“嗯?怎么了?”
“咱们这些走街串巷贩卖货物的小贩之间平日里交流应该挺多吧?”
许安问道。
“确实经常会互通信息、互帮互助,怎么了?”
货郎杨挑了挑眉,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人。
“我想让你帮个忙,给我在这条‘线’上做个免费的推广——就是向你的同行朋友们多多介绍推荐我的商品。
相信以你们彼此之间的信任与熟悉程度,定能让大家知道这是份不错的买卖。”
许安耐心解释道,“而作为对你辛勤付出的认可与答谢,无论何时只要是我这里出售的商品,今后从我手中购买都将享受五文钱起售的超低价格优惠,这个条件仅限于你,再不会有第二个人能够得到如此好的机会。”
货郎杨听着这样的承诺,心中不由动了动,毕竟,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小本生意圈子里,哪怕一点点成本优势都是宝贵的。
“呵呵,什么话都让你说了,这忙我不帮还真说不过去了呢!”
货郎杨爽朗地笑着,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温暖和亲切,“等我再跟他们碰头时自然会帮你宣传,如果他们也看好,回头我就让他们直接来找你!”
许安听了这话,脸上不禁露出了几分欣喜的笑容,“那真是感激不尽。”
他说道,眼中满是诚意。
随即,他继续道:
“其实我觉得手套生意一开始或许会很好做,毕竟市场需求大,但长期来看却未必如此。
如果你相信我的判断,可以在最开始的时候多拿一些去卖,这样不仅能抢占先机,还能赚到更多钱。”
听着对方的话,货郎杨的心里不由自主地生出震撼。
尽管他也意识到随着时间推移,手套制造的技术会逐渐普及开来,因为这项技能对于稍微有点儿针线活基础的妇女来说并不难掌握,但能让一个人主动提出这样的建议,这本身就显得颇为难得。
毕竟,在自己走南闯北这些年里,见识过无数手工艺品与食品从无到有的过程。
每一次,当有人发明或改良出某样新鲜玩意儿时,总以为这是独一无二的机会,仿佛全世界的人都会发现这份新奇,并为此愿意付出高价购买。
然而现实往往并非如此,很多看似新颖的产品,很快就会被模仿复制,甚至后来者还会做出比原创更优秀的东西来。
正是基于此,听到许安这般理智而有远见的话语后,货郎杨内心深处对这位年轻人更加高看了几分。
他暗自决定,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好好合作,也许真能创造出一番不同的局面也不一定。
他不仅想到了,还能毫无顾忌地提醒自己,足可见眼前这少年的品性纯良,并没有因为自己想出新奇的事物而膨胀自大。
阳光透过半开的窗户洒进来,映在少年清澈的眼眸里,闪烁着真诚的光芒。
这种纯洁和真挚,让许安感到暖意。
“现在天气还有些暖,”许安微微点头,语气平和而温暖,“我先拿十几副手套给那些老伙计瞧一瞧,你尽管在家里准备着,到时我最少也得要你二三百副。
不过,得等立冬了再过来取,你看行不?”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目光落在那双手工制作的手套上,心中满是期待和赞赏。
这不仅是对手套的认可,更是对少年匠心精神的肯定。
少年在心里盘算着,现在已经是寒露第十天了,天气虽然还暖,但早晨和夜晚已有丝丝凉意。
立冬还要二十天才到,时间足够充裕。
“行,到时候我就等着您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