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相细想了一番,答曰:“可。”
达到目标的吕武不再提什么要求,甚至都没有问股份怎么分配。
只因为他多少知道古代贵族才不会亲自下场去管那些“琐事”,该是由家里的管事(现在是家臣)去争。
要不然贵族亲自去争得脸红耳赤,不好看不说,传出去也会很丢人。
韩无忌和几名贵族吃到不想动弹。
有很多疑问的魏相邀请吕武出去散步消消食。
而老吕家的家老卓,他找了一个机会,将魏氏带来的礼物,挑重要的给吕武说了一遍。
“主?”家老卓既是欣喜也有苦恼,问:“回礼?”
华夏礼节,讲究收到了礼物就要赠予回礼。
老吕家比如很多小贵族都很穷,更别提去跟魏氏相比。
吕武却说:“不必赠还。”
他去吕城大铁锅的时候,教那些匠人一些的技艺是白交的?
技术已经献给了魏氏。
除了铁锅技术外,一些锻打技术就不是技术了?
所以,魏氏送来老吕家的礼物,就是回礼。
技术当然比那些礼物贵重,但地位不平等,只能是那样了。
所以,老吕家能安心地收下那些东西,不必再准备什么回礼赠予。
家老卓得了答案,欢天喜地地离去。
站在一旁看了全程的魏相,等家老卓离开才走过来,指了指之前来时没看到的建筑物,问道:“其,何也?”
用庞大的人力物力去盖一所房舍,度快一些其实没什么。
老吕家却用了八天的时间,不但所需要的材料备齐,房舍也造出了三十来间,着实是惊到了魏相。
魏相觉得哪怕老吕家早准备了要盖房子的材料,造房舍的度也太快了。
现在是一个词汇匮乏的时代,注定了理论体系的有限。
吕武思量了一下,讲了讲很粗糙的管理学。
先从想要用到的人是什么素养开始,合适去干什么就采取什么样的任用,再刨解怎么去进行组织的理由,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指导,又提到了采取什么激励方式。
魏相全程没有插话,等吕武停了下来,开始了“十万个为什么”的提问。
其实,即便魏相没有那么多的问题,吕武也会制造机会进行引导。
春秋时期是身份相对没有天花板的时代,前提是有足够的才能,也要懂得人脉社交,一双不瞎的眼睛。(孔子他爹就从一介白身,攻城时扛个城门落闸让溃军有时间撤离,被赏识晋升成为了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