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收容站,小谢和一群脸色麻木的民工关在一起,里面人很多,密密实实的,就像来时的绿皮车厢。
五块钱一支的东南海,抽到屋子里乌烟瘴气。
这钱在外面可以买一盒烟,也够小谢吃一顿午饭。五毛一个的大馒头,他一顿四个就够了,余下的还可以奢侈一点。
耳边有不同口音的方言普通话,他断断续续听得见,大概也能听的懂,自己的处境和面临的问题也明白过来。
压抑的环境煎熬着人的神经,他的心底有深深的害怕。
好在小谢的岁数小,面像比较幼稚,混在这帮老油子里面非常醒目。
那天他遇见了贵人,不然便会和满脸晦气的民工一起,爬上帆布篷大卡车送去长坪。
他们得去筛河沙,挣够路费以后,再遣送原籍。
小谢的贵人是一个老警察,跟他一样姓谢。
两个姓谢的人聚在一起,那就叫谢谢。
他看着这单薄的孩子有点可怜,将他放到长坪风吹日晒的,有点于心不忍,或者快退休了,老谢的心就软了。
现在没有什么重大活动,这一类事件管理也不那么严格,长坪站要的人数也够了,不差他一个。
两三天之后,小谢被放了出来,对老警察千恩万谢。
老谢对他摆摆手示意什么也别说,立刻离开。以后放机灵点,不要那么傻傻的往枪口上撞。
这天小谢时来运转。在某处上坡地段,他遇见一位拾荒的老太太。
小三轮很旧了,货物太多,她有点费力。
小谢上去帮忙推了一把,然后推着破三轮一直到坡顶,再拐进了一个小巷。
在一个老旧的院子前,老太太停下来,她疑惑小谢为何没走。小谢说他在找出租的房子,来这里也是顺路,没有其他想法。
老太太没什么本事,靠拾荒为生,这院子是她章姓的祖上,早年间留下来的祖产。
原来是充公使用的,后来落实政策的时候,街道上把放里面的夹七夹八腾出去,房子归还给她。
那时候她原本住在靠着西边院墙,搭着的小披子里面。那时街道上的管理人员,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总不能让人家一个姑娘住露天吧!
小披子没有当作违建撤除,欺负一个孤苦老太那也不是本事,她可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老太太将还算干净的小披子租给了小谢,她的房子从来没有出租过。这孩子面善,白白净净的还算干净,看上去也不讨嫌。
章老太没有儿女,早些年成分太高,算是黑几类分子。
这一条阻挡了好多追求者的脚步,过了些年之后,个人成分变得不再重要,黑几类分子这个说法,也变成了陌生的词汇。
可是当年的妙龄少女,已经熬成黄脸婆,同龄的少年,也变成了白发老头。
有一年其中一个丧偶的汉子托人来说合,想圆回少年时的梦想,但老姑娘没有理会。
她心中的骄傲根本不允许自己凑合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