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说得情真意切,哪怕不要太子之位,也不想与父亲生隙,这样的言语不免让人动容。
至少李世民这个情感充沛的人,是大为感动,当下也不在意,自已这位大儿子,戳破了那些自已都不知道的心思。
上前几步,将李承乾从地上扶了起来,又拉到自已身边,心情难掩复杂的说道:
“承乾啊,你小小年纪,想得有些太多了,父皇没有那个意思!”
没有那个意思,骗鬼呢?
李承乾很想翻个白眼,将后来对方做的那些混账事,都好好的说一说,不过最后还是忍住了。
只是露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而见此,被戳破了那些隐晦心思,变得有些心虚的李世民,也只能是视而不见。
无法再摆出一副威严父亲架子的李世民,只能是拉着自家大儿子,好好诉说了一番自已对儿子的看重。
绝对不像是儿子想得那样,让大儿子安心的做他的太子,不要总是胡思乱想。
对此,李承乾就只是沉默的低着头,不予回应。
李世民说着说着,自已也觉尴尬,好在旁边还有着长孙皇后打圆场,此事便就这般过去了。
不过李承乾知道,未来自已应该是能迎来一阵短暂的安稳时期了。
不用再担心,李世民那窒息般的打压式教育,也不用担心对方再用李泰来刺激自已。
当然,即便是这样开诚布公的诛心之言,怕是安稳也维持不了多久。
待到李承乾年岁大一些,李世民感觉到了威胁,那一切情况就又与现在不同了。
而到了那个时候,他的计划便也该上演了。
成功达到了自已的目的,还给李世民心上扎了一刀的李承乾,很是愉快的回了自已的东宫。
徒留下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面面相觑,对如此聪慧敏感的儿子,感到有些骄傲的同时,却又万分棘手。
原本李世民是准备将教育问题,都交给自已找来的那些大儒师父。
可现在,这般年纪的儿子,看事情就能清楚成这样,让他这个做父亲的不能不担心。
若是放任不管,会不会让儿子被教坏了啊。
不过很快,李世民就没有精力就关心这个了,因为大唐内乱之事,已经传到了突厥。
此时李建成与李元吉在渭北及黄河以北的余众皆蠢蠢欲动,关中人心也是动荡不安,突厥抓住了这个大唐内乱的机会,兵峰直指长安。
此时的长安兵马不过数万,李世民更是登基不久,还是杀兄夺位,天下并不平稳,并不是动武的好时机。
所以哪怕是以李世民南征北战的武略,以及秦王府麾下的人才济济,却也不得不被迫签订了耻辱的渭水之盟。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古代以孝治天下,李世民逼父退位,在天下百姓中的名声一落千丈。
突厥进犯,哪怕是长安的百姓,对李世民这个帝王都没有什么信心,不知多少举家逃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