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书窈敲了敲她额头,“别管了,吃饭。”
贺颜哦了一声,埋头扒饭。
。
翌日,昌恩伯赵禥与杨家的是非当天闹出来,当天传遍街头巷尾:当日赵禥该得手的是一名豆蔻年华的少女,而非年过半百的杨老夫人。
对这件事,他引以为耻,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认定杨家设圈套害他。
杨家报官在先,因着事情关乎两个高门,顺天府当然想息事宁人,赵禥不肯,要他们彻查原委。
皇帝闻讯,哭笑不得,传口谕警告,并没奏效。
杨老太爷听说了,气得病情又加重三分:赵禥给他戴了绿帽子,怎么好意思反咬一口的?还有没有天理了?
赵禥那边却是振振有词:杨家兴许就是想逼死杨老夫人,才设了这个局,他是好色,但怎么可能对年老色衰的女子有兴?
说得理直气壮。
顺天府尹都快气得没脉了,然而又不得不承认,混账人的这种混账逻辑,并不少见。
他没法子,一面禀明皇帝等候示下,一面寻找赵禥近期犯的比较难以容忍的过错。
差役尚未有回信,便有人击鼓鸣冤,状告赵禥强抢民女。
至此,顺天府尹隐约觉得,杨老夫人与赵禥闹出的丑事,是有心人的一石二鸟之计。
他也是棋子。
他需要思量的是,自己有无必要做那枚棋子。
作者:
下章又有好戏看了,男主亲自出面的那种~期待就留言吧,有红包加持的双份喜悦哦~
第12章奇葩们2赵子安
送走贺夫人,蒋云初回了蒋府,取出带回来的信函、话本子,解析那道谜题。
这种传递消息的法子,一直有人用,但形式简单许多:有彼此早已指定的一本书,在信中写下页数、行数、字的顺序即可。
眼前这道题,要复杂许多,信中每一行都结合了罗盘,成为一道道很难的算术题。
贺颜算术非常好,但不了解一些弯弯绕,无法结合起来解题。
所以,蒋云初从一开始就有一种感觉:这些东西,是有心人通过贺颜送到他手里。
管事常兴进门来,呈上一幅工画,“贺大小姐让知味斋的人送来的。”
蒋云初拿起画像看了看,交给常兴一封信,“一并送到十二楼。”
第一封信上的字填完,连成言语: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
这段话出自楞严经,只字面就有些惊心,再联系一下前后文,感觉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