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她在意的是,如果通道的绝缘层被烧坏了,如何继续组织下一场进攻?
坏消息永远是想什么就来什么,很快,维修处的负责人便讪讪地靠过来,用略带颤抖的声音汇报道:“领队,原来的通道骨架因为爆炸严重变形,已经不能使用了,外层的绝缘层基本也被烧得……”
“真的不能用了?”维达不甘心地问了一遍。
“当然,我可没胆子骗您,”负责人顿了顿,又赶紧补充道,“不过第二架通道的金属骨架部分已经搭建完好了,不过相应的绝缘材料尚未准备好,只要再花上两天……”
“我们没有两天。”
“那也不能让士兵们直接用金属架子,”这段时间一直没怎么发言的7号代表似乎终于看不下去了,连忙走到维达面前制止道,“伊甸的防护罩上全都是高压电,就算不直接接触,形成的电场也会把空气击穿,如果没有绝缘罩保护,我们的士兵不管上去多少都是送死!”
“原通道的后半截绝缘材料还可以拆下来,蒙在通道前端与防护罩接触的部分,再在侧面加一根纯银制的导电装置,连接地面,虽然不能确保百分百有效,但理论上是可以让大部分士兵突破电场的。”
负责人这段话说得实在不合时宜,甚至像是在牺牲士兵的安全来为自己换取前途,但话已经说出口,7号的代表除了恶狠狠地瞪他一眼外,也没什么能做的了。
“就按你说的办。”维达果然同意了这个提议。
“够了,我们不能拿手下的人命来换取胜利!”
“但我们没有选择,”维达偏过头,平静地和代表对视着,“别忘了,你也是这场行动的一份子。”
“我们应该有选择,至少曾经……”
“马后炮可没有意义,谁都知道直接不掺和伊甸的事可能才是更好的选择,但我们已经来了,带着军队,围困了伊甸至少一个多星期,”维达摇了摇头,打断他的话,“另一支‘联军’就在路上,用不了多久就会抵达,届时如果我们还拿不下伊甸,事情就会像十五年前一样重演,甚至更糟。”
“所以,为了我们的利益?”
“不只是我们,想一想9号,再想一想5号。”
代表知道维达想说什么,如果这场战斗失败了,同时掌握了伊甸和话语权的新联军就可以像讨伐9号那样,针对以2号为首的避难所们,但体量庞大的大避难所们可不会坐以待毙,如此一来,好不容易构建的新秩序又会因为避难所们的敌视而分崩离析,大避难所们也难以维系原有的利益了。
见7号的代表不再说话,维达又将目光转向了负责人,“需要多长时间。”
“可能要三个小时?两千多米的通道结构的确太大了,就算动用我们的全部人手也不太好处理。”
三个小时,现在已经是凌晨四点多了,如果下一轮进攻还是不够顺利,拖到中午几乎是可以预见的。
但把进攻时间转移到下午,似乎也不是什么好主意,先不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孤城修好原来的缺口,再针对性地准备一些新的武器;士兵们的心态已经因为刚才的战斗十分不稳定了,拖得时间越长,哗变的几率也就越大。
“只能赌一把了,”维达也只能低声叹息道,“就三个小时后!”
于是战场便进入了短暂的休战期,联军这边用一些剩余的钢架挡住了缺口,防止孤城趁机修复,毕竟大铅球的成本很高,发射起来也太麻烦了。
而孤城也没有冒险去拆除支架,反而销声匿迹了一会儿,下方的联军们看不到她在干什么,只能猜测她是去养伤了。
三个小时后,只在上端接口蒙了一层绝缘材料的简陋二号通道终于顶替了报废的前辈,只是它上面的士兵们这次全都战战兢兢的,生怕那群干后勤的稍有一点儿疏忽,就让这些炮灰般的倒霉蛋们送了命。
“报告,距离伊甸还有两百米……”领头的冲锋小队队长闭着眼睛边走边念,也不知道他报的距离对不对,“五十米,四十米……”
眼瞅着快要抵达防护罩附近,他干脆不再出声,一咬牙,猛地一个大跳冲过了缺口,然后稳稳地落在略微湿润的泥土上。
安全通过!
身后的士兵们见状,纷纷松了一口气,连脚下的步伐也不再是慢吞吞地挪动,而是紧跟着队长的步伐,如鱼贯一般纷纷涌进了伊甸内。
然而接下来,他们也没有遇到意料之中的抵抗,本该守在缺口的孤城不见了踪影,甚至连之前打进来的那颗大铅球也不见了,地上倒是留下了一条很深的拖痕,一路蔓延至伊甸的城市区腹地。
“报告长官,我们没有遭到抵抗,”队长也搞不清什么状况,只好先给维达那边发个通讯,“敌人似乎躲到城市区了,我们是先去追击,还是干点儿别的?”
“孤城应该是躲在控制中心了,”回答他的是10号的那位新代表,“按照遗留下来的资料显示,伊甸的城市区内有一座控制中心,可以远程操纵整个伊甸,只有占领了那里,我们才算是拿到了伊甸。”
“那就深入城市区,”维达下了命令,“尽量不要把人手安排得太分散,另外注意随时汇报。”
“是!”
暂时挂断通讯,队长又等到后面的士兵也上来了,才指挥着把人分成若干个行动小组,准备从城区的各个入口分别突入,进行一场地毯式搜查。
不过他的士兵们并没有那么警惕,大概是伊甸内的美景让他们有些懈怠,也可能是觉得仅凭孤城一人打不了巷战,总之他们甚至没有过多地注意脚下,就轻敌地踏上了城市区的金属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