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葫芦鸭容瑾也是做惯了的,填塞到鸭肚子里的各种料早就浸泡备齐,味道调匀,填进鸭肚子里后在鸭子表面刷上酱油水。
等风干了送进蒸笼里。
一切都是做熟的,在得味楼后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容瑾是把步骤拆分成若干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专人把控,流水线作业,哪怕单独一个人被别的店铺挖走了也不怕,因为他掌握不了全过程。
餐饮是最容易模仿的,形似味不似不要紧,形似味道也模仿了个七七八八也不要紧,关键的是要做出自己的牌子。
容瑾就不惧怕说出自己做茶点的方法,他之前对杜云坤、梁栋说的可不掺假。关键是要让顾客认准品牌,别人模仿得再好有什么用,不是得味楼出来的、不是他容瑾做的,就是差一成。
蒸笼上汽,菜肴的香味从窗户散到了屋外,随着风飘远。
厨房离府衙六班不远,府衙内干活的书吏、衙役等等抽了抽鼻子。
“什么味道,如此的香”
“谁家做饭了”
“想什么呢,附近人家做饭的味道也传不到咱这儿来,再说了,府衙附近也没有人家住啊。”
“闻着饿了,我今儿个带了两个饼来,中午就着热水随便吃点好了。”
“我家娘子给我送饭。”
“知道了知道了,新婚燕尔自然不同,想当年我家娇俏的娘子也是这么给我送过饭的。”
“后来为啥不送了”
“老夫老妻了,给孩子们做好了饭菜就行,不用管我。”
“听着有点艰难。”
府衙内不会提供午膳、点心等等,只有热水,茶也要自己带。这些书吏、衙役不属于朝廷招募,而是一地长官自行组建,有些职位更是世代相传,爷爷不干了老子干,老子不干了儿子干……上一任府令因贪腐被抓、押解京城,他们这些世代扎根在东洲城的小衙役没有紧张的,新官上任后,为了在地方上好干活,依旧会招募他们。
闻着好闻的味道,这些衙役各个都有些坐不住了。
端午宴·秘方
有人走了出去,一探究竟,寻找着味道究竟是哪里传来的。脚步声去而复返,探寻的人带着一脸的兴奋回来了,“我知道味道哪里传来的了。”
“哪里”
“别憋着啊,倒是快说,闻着怪香的,舍了脸皮去讨要一口也认了。”
“啊,脸,要点。”
憋着一脸笑意的男人不到三十,为人就比较活泼,他欣赏完了同僚们的表情后才慢慢悠悠地解惑,“是咱们的午饭,是王爷给咱准备的午膳!”
“怎么回事”
“你都打听到了什么”
“哎呦,真是急死人了,你不说我自己出去打听了。”
就在惹众怒前,男人终于娓娓道来,“是这样的,我打听到了,今天是得味楼、五味居、大通饭馆三家店送菜单的日子,王爷便吩咐他们按照菜单做菜,让吾等找众人试菜。真是有口福了,我得赶紧找人回去说一声,娘子不用给我送饭了。”
“竟然有这种好事儿,王爷恩情浩荡,我也回去说一声。”
“不吃馒头了。”
“不吃大饼了。”
“不用饿肚子了。”
大家嘻嘻哈哈地回去干活,就等着中午吃一顿好的。
府衙里面的厨房是太小了,各家铺展不开,就紧着花费时间长的比如蒸、炖先做好了交给时间,爆炒的后做,做的时候不忘观察观察旁边两家的手法、进度。做菜这事儿,懂门道的自然是看一眼就能够学到个七七八八,就能够个复刻得八|九不离十,关键是核心味道,比如大通饭馆的招牌菜把子肉,酱油、糖、盐这些大家都知道,不稀奇,稀奇的是他会在里面加一碗自己调的稠糊糊的酱。
酱里面就不知道了,就算是知道了有什么不知道比例也是抓瞎。
在保护秘方上,各家都有奇招。
五味居的小东家在后厨里不安生地走来走去,见到梁栋给需要慢炖的把子肉浇上独家秘方,他好奇地凑过去。
梁栋看了他一眼。
小东家不耐烦地回看。
梁栋似笑非笑了勾了勾嘴角。
五味居的东家杜云坤刚才在低头喝茶呢,见到儿子这样,他着急忙慌地站起来,过去在儿子后脑勺抽了一下,“瞅什么瞅呢,没见你梁叔在用配方,是你能看的吗”
他连连表示歉意,“孩子不懂事,让我给惯坏了。”
“没事,可以尝尝。”梁栋拿了两个小料碟出来,分别在上面倒了一小调羹的酱汁,“容瑾过来一并尝尝,看看我这配方需不需要改进改进,我靠着这一手起家的,做了有小十年了,身边听到的都是好吃、不错、美味的评价,夸得我那叫一个飘飘然,已经不知道他们是真说好呢,还是随便夸夸我的。”
容瑾笑着走过去,“那我就不客气了,借了少东家的光。”
杜云坤把孩子扯到身后,少东家像是顽劣不堪的孩子一样不甘不愿地躲到了老爹身后,只是他抬起头,视线擦着老爹的肩膀落在了那碟调料上。
真把人当傻子,那才是傻子呢。
容瑾脑子里浮现出这么一句话,他微不可查地摇摇头,和他也没太大干系。
料碟凑到嘴边,轻轻吸一小口,味道在舌尖滚动,容瑾尝到了一些味道又觉得不太像。他眼睛亮了亮,这复合调味真的很符合他的口味和一贯做菜的技巧,他不喜欢做那些精工巧思、在视觉上有顶级享受的菜,也不喜欢做那些精工细作、在食材上用鲍参翅肚的菜,他更偏向于家常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