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进来。”
于谦快步走入,行礼道:“殿下,齐王那边有消息了。”
“齐王想投降。”
朱瞻基冷哼一声:“现在知道投降了?早干嘛去了?”
“他说……”
于谦迟疑道,“说是被人蒙蔽了。”
“放屁!”
朱瞻基破口大骂,“要不是打不过,他能想起来投降?告诉他,想活命可以,但必须……”
“必须什么?”
“第一,交出所有参与叛乱的将领和谋士。”
“这个他已经答应了。”
“第二,”朱瞻基继续说,“把他封地内的兵权全部交出来。”
于谦点点头:“这也在预料之中。”
“第三,”朱瞻基眯起眼睛,“让他把范延龄的事交代清楚。”
“范延龄?”于谦一愣,“他和齐王有关系?”
“你以为齐王真的蠢到自己去送死?”朱瞻基冷笑,“他背后肯定有人撑腰。”
于谦若有所思:“原来如此。那肃王……”
“肃王那边就简单了。”
朱瞻基说,“他胆小,又没什么本事。随便吓唬吓唬就行了。”
“末将明白了。”
“对了,”
朱瞻基又说,“让人把南京城看紧了。宁王的党羽不少,别让他们趁乱搞事。”
“已经安排好了。蒋旭正带着水师控制着长江水道。”
“很好。”
朱瞻基点点头,“你先去忙吧。记住,齐王那边……”
“末将明白。”
于谦躬身退下。
朱瞻基重新坐回案前,看着桌上密密麻麻的奏报。
都是这几天各地传来的消息,有说三王造反的,有说民间动荡的,还有趁机向朝廷进谏的……
“呵。”
他冷笑一声,拿起其中一份奏折。正是范延龄写的,说是要严惩叛逆,以儆效尤。
“装得还挺像。”
朱瞻基把奏折扔到一边,“不过……”
他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既然你想玩,那就陪你玩到底!”
夜色渐深,营帐外传来换岗的声音。
朱瞻基却没有丝毫倦意,继续批阅着奏折。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骚动。
“怎么回事?”
他皱眉问道。
“回禀殿下,”亲卫进来禀报,“京城来人了。”
“这么晚了?”
“是太上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