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小心点,别撒了。”
“哎哎哎,没事没事。”
交接好药之后,两人分头往回走了。
陈大娘不住这个院子,所以两人一左一右各进各门。
罗芸青刚转进营干楼门口,背后走来两个军嫂,一个恰巧是周小芳。
“翠莲,这个小罗挺不错呀,才来几天就与政委的老娘搭上话了。”
赵翠莲也看到了。
“是挺能干的,政委他老娘人挺好的,不过她很少与营干楼的人来往。”
“刚才她不知道端了什么,像是小罗给的。”
周小芳也看到了,她暗忖:这个姓罗挺会来事的,这才来几天,就给政委送礼了?
【可以可以,虽然黑了点、瘦了点,但人很聪明,知道拍马屁。】
周小芳想,聪明人好说话,晚上一定得把弟弟叫过来……
罗芸青可不知道周小芳在想什么。
回到家,她先煮了饭,然后开始收拾东西。
她想好了。
明天早上先与王如花去种麦子。
新开的荒地里有灵土和灵泉水,不怕麦子长不好。
种好麦子,吃个饭就去找房子。
翻一翻,自已的介绍信还在。
因为当时出来时就没打算再回去,所以大队上给罗芸青开的是长期介绍信。
有了这个,她就不怕别人查了。
到时候,要是能再找吴政委帮忙开个证明,那就万无一失了。
罗芸青想好了,等自已赚了钱,就花点钱找个生产队落户。
等到可以考医师执照后,她就去考一个出来,然后去市里开个中医馆。
这辈子有灵土和灵泉加持,三年内,她要变成妥妥的“罗神医”。
现在最主要的就是赚钱!
却说陈大娘,端着药屁颠屁颠地回了家。
好巧不巧,政委家属袁爱玲也刚到家。
见自家婆婆端着一只大大的搪瓷缸,便好奇地问:“娘,你拿的啥呢?”
陈大娘呵呵直笑:“药,治风湿的药。”
“我跟你说,今天我去挖野菜,遇上了一个好心的姑娘。”
“她爷爷以前是他们老家大队里有名的郎中,医术非常好,她说我这腿能治!”
接着,陈大娘把今天的事说了……
袁爱玲一听:我的乖乖,一个乡下来的赤脚医生的徒弟,能治得了婆婆这多年的顽症?
她是劝不了自家婆婆的。
袁爱玲进屋后,悄悄给男人打了个电话……
“宇刚,你说这药是能乱吃的吗?”
“我看娘就是病急乱投医,万一吃坏了,可怎么办?”
“你赶紧回来吧,我是劝不了她。”
电话那头,吴政委脑子里浮现出罗芸青那双黑溜溜的大眼:个子黑黑瘦瘦,眼神清如山泉。
“爱玲,不用担心,不会出事的。”
“小罗同志的爷爷行医几十年,罗同志跟着他十余年,不会乱开药方的。”
“就算她开的药治不好娘的病,但绝对不会把人吃坏。”
“就依着她老人家吧,她也是被那风湿病折磨得没办法了。”
“小罗同志一看就是个聪明的姑娘,应该是医术不低,否则不会给人开药。”
“她那天还说要给我弄个药枕,给我治失眠症呢!”
失眠症、风湿病,这都是千年顽症。
一个赤脚医生的徒弟,真这么有水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