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表心意!”
……
原来如此。
张丹青一阵哭笑不得,难怪对方一上门就打听自己的行踪。
搞了半天,这家伙竟然是婺源之县廖怀年的儿子。
无所谓的摆了摆手,张丹青关心的看着对方:
“令尊下葬了吗?!”
廖忠点了点头:
“家父的丧事,我打算回乡再办理。
毕竟家父已经遇害多年。
而如今我廖家,正急需一个官身。
若我此番进京赶考,不能中的一个进士的话。
家中产业怕是没人镇得住。
所以家母再三叮嘱,希望我安心备考。
一切等考完以后,再把父亲的棺椁运回湖南,然后再行安葬。”
尴尬的点了点头。
张丹青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对方。
像廖家这种经商之家。
的确需要一个有官身的人来镇住场面。
寻常人家的守孝三年。
在权宜之计下。
推后几个月再进行守孝,倒也能够理解。
否则一旦守孝三年。
再进行参加科考。
时间上来说就有些太耽搁了。
而家中的生意也经不起如此的折腾。
而这种情况就叫做匿丧不举。
匿丧不举,也就是隐瞒父母的丧事而不办理。
或者是光悄悄办理丧事,而不进行丁优守孝三年。
《礼记》曰:“父母之丧,三年不从政。”
再大的官,遇到父母丧事,都要远离官场。到父母坟前,为他守孝三年。
因此,古代部分官员为了不失去手中的权力,会隐瞒父母的丧事,由于古代通讯并不达,朝廷也不好一一核实。
因此,“匿丧不举”的事件,屡屡生。
这种隐瞒父母死讯的方法,一旦被现,就意味着这位官员的道德缺失,是“不忠不孝”之人,将彻底无法翻身。
当然也有个应对的方法。
官场上称为夺情。
而民间应对的方法。
则是在诸多儿孙之中,挑选死者的其他的儿子或者孙子,来为死者进行守孝三年。
而不是所有的子孙。
都要进行如此严苛的三年守孝。
虽然这个方法得不到朝廷律法的认可。
但在民间施行颇广。
很多地方官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吧。
……
张丹青笑了笑,倒也没打算揭穿他。
(毕竟,鬼知道他家里有多少的男丁)
反而是廖忠一脸的唏嘘感慨,对于父亲的死,一直耿耿于怀。
话语间也变得激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