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棠挣扎一瞬现根本动弹不得,听着男人贴在耳边的哀求和保证,眼里的泪到底是涌了出来。
然而本来痛声嚎啕的孩子,却只是微张着唇,任由大颗大颗的泪从眼中坠落,这是他从小养成的习惯,只因哭出声吵到大人会遭到更严酷的毒打。
郁清许是感觉到手背上的温热凉意,才意识到孩子早已痛哭不止,心顿时像被刀搅碎了般。
然而没等他作出反应,怀中的孩子却突然抽搐起来,大张着嘴却喘不上气,与之前他呼吸性碱中毒时如出一辙。
郁清许立即放松手臂,焦急俯身正打算帮儿子捂住口鼻进行缓解,孩子先一扭身躲了出去,并甩了郁清许一头槌,嘴里大喊着:“你不是我爸爸!”便头也不回地跑了。
郁清许被孩子撞得头昏眼花,等缓过来时郁棠早就没影了,他顶着一脸泪痕揉着通红的鼻子,一时间是既欣慰又苦涩。
第一次被儿子送进警局,郁清许虽然做出调整,但也没觉得这次就一定能成功,这孩子戒备心太强了。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通过孩子撒谎时的小动作,郁清许几乎可以确定孩子是相信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但有着他至今无法猜到的未知原因挡在了他们之间。
即便孩子完全无法接受他当年的抛弃,但也不至于宁可认清水村的养父,也不要再和他产生牵扯……
郁清许虽然依旧没有头绪,但没能马上认回儿子也在他预料之内。
他将孩子弄丢了十多年,的确应该多花些时间让孩子逐渐放下隔阂安心接受,不过他要做的其他事情却不能再等了。
*
“什么?上面不让今晚做植入手术??”导演说完直接把手里的台本一摔,愠怒的神色中透着几分荒谬。
这太离谱了,就算综艺火到人尽皆知,勾起上面人指点江山的念头,也不至于在这处横插一道吧?
总策划虽然也觉得匪夷所思,但还是好脾气地劝道:“不是不让做植入手术,是让孩子再去附属二院检查一下。”
“肯定是你拍得太好了,不知把哪家大人物给感动到了,竟然直接安排了附属二院的翁教授来负责。”
翁澜,国内屈一指的耳科专家,医术医德都是最顶尖的,不说一号难求,但现在确实很难排到她亲自操刀的手术。
正常来说,像这样横插一杠更是想都不要想,而这些普通人难以克服的困难,放到富豪圈子里就完全不算什么了。
从当事人“于棠”的角度来说,翁澜亲自为他手术绝对是天降鸿运。
但对《交换人生》的导演来说,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他们从一开始就为“于棠”量身打造了最感人最鲜明的成长线,十期综艺下来,他们要呈现出山村少年因听障畏缩自闭,从说不清话、读不懂书、无法与外界沟通的病态,到植入人工耳蜗后的巨变。
从而实现节目组最初承诺那般,让需要帮助的穷孩子也能在城市繁华中美好绽放,完美实现质量和口碑双丰收的目标。
实际上,他们很清楚“于棠”的听障程度,达不到植入人工耳蜗的标准。
可只是佩戴助听器带来的改变实在太小了,佩戴助听器不需要剃,不需要手术恢复,不需要开机调试,不需要担忧手术效果……助听器戴上就能立马恢复部分听力,节目很难拍得一波三折精彩好看。
并且不同于人工耳蜗要砸上十几万乃至几十万进行手术,几百上千的助听器同样可以使用,甚至残联会给符合资格的听障患者免费放,根本不需要他们提供援助。
而节目组想要的是必须让民众认定,如果没有节目组的介入,穷孩子“于棠”这辈子都不可能进行如此昂贵的手术,他们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
这样安排也更符合大部分重度听障患者所面临的难关,更容易激出特殊人群的认同感。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笔高昂的手术费压根不需要节目组承担,他们一开始就找好了合作推广的私立医院。
“于棠”从检查到手术,都是私立医院全部包揽,而“于棠”治愈改善的过程也会随着节目的大火,成为该医院的最佳招牌。
正因如此,“于棠”的听障问题牵一而动全身。
一旦更换主治医师,还是翁教授那种油盐不进的类型,不仅广告做不成,还会成为私立医院难以洗清的劣迹丑闻连最基础的听力学诊断都做不好的“高端”医疗。
就算给“于棠”提供免费治疗的行为再慷慨,也没人再敢去这种医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