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将相,天生引人注目。】
【后世之人,根据历史进行改编,诞生出了无数优秀影视作品。】
【有人饰演开国君王,有人饰演中正之君。】
【前人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有喜有悲,这才是历史的滚滚潮流。】
【每位演员,都能演绎出他们心中的帝王,究竟是什么样子。】
【你们可以根据演绎者的表演,去判断一位帝王的是非功过。】
【本榜单至商周,下至近代,只盘点演技好坏。】
【历代帝王演技排行榜单第十五位——乾隆!】
。。。
看到这段内容。
本来很是高兴的乾隆皇帝瞬间勃然大怒。
“这是怎么回事!”
“难不成朕一代明君,居然如此不受欢迎吗?”
“难道后世人演绎我,就演绎不出万分之一的神韵吗?怎么排在了末尾!”
群臣惊慌跪地,呼啦啦跪倒一片,大呼:“陛下息怒!”
除了这一动作之外,再无其他。
他们都是噤若寒蝉,不敢出声。
笑话,这时候当出头鸟,待会儿人头落地!
还是和珅前一步,赔笑道:“陛下不必动怒。”
“此榜单只盘点演技,又不说功绩,陛下何以如此动怒。”
“想来是后世之人无法体会圣威严,没能演出陛下万分之一的神韵,因此榜单排名不高。”
“但陛下也不要忘了,古今帝王,何止百位,如今陛下榜,正说明陛下治国有方,后世得以流传陛下的英武。”
听闻此言,乾隆才稍微息怒,但总觉得心中余怒未消。
大声道:“昭告全国下,搜查此事相关人物,若有现,押解回京,朕要亲自审问,为何要将朕排在末尾!”
和珅也随之道:“奴才领旨。”
领完旨意之后,和珅退回群臣中间,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嘴巴子!
都什么事儿啊!
出什么头啊!
这种神异之事,怎么可能抓得到罪魁祸!
即便真的有罪魁祸从中作梗,那也是神仙人物,就凭自己,又怎么可能查得到!
但不交人是不行的,陛下就会觉得自己办事不力。
难办啊。
。。。。。。
大明。
南京。
朱元璋看着天空的文字,笑道:“这乾隆不知何许人也,想来是后世之君,且看他有何表现。”
胡惟庸前道:“陛下,依臣之见,这乾隆定然不如陛下。”
朱元璋挑眉,反问道:“何出此言?”
胡惟庸道:“方才陛下所见,这光幕只会展出与与此事项相关之人面前,我等能看到这光幕,还是沾了陛下的光。”
“既然这光幕找到陛下,那么陛下肯定榜有名。”
“乾隆既然是第十五,那么陛下只会更高。”
朱元璋眼中闪烁一丝寒芒。
这点事儿,他自然是想到了的。
但经由胡惟庸之口说出,话里的意思可就变了。
胡惟庸是觉得自己看不到这层关系还是觉得这句话能拍朕的马屁?
心中暗暗记了胡惟庸一笔,朱元璋笑道:“胡惟庸啊,你不愧是咱得宰相,看事情永远比咱快一步啊。”
胡惟庸连道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