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没犯错,朕怎会抄了你的家?”
他看着炕桌上放的那厚厚一摞银票,笑道:“不过朕也知道,这两万两银子,对你来说虽不是九牛一毛,却也不算什么。”
“你既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筹出两万两银子来,若再多想想办法,相信还能再筹出银子来的。”
“朕就替西北那些将士先谢过你了。”
这一顶高帽子戴在头上,老九是毫无招架之力,连自己怎么走出乾清宫的都不知道。
一出宫,他甚至来不及回府,直冲老八府上而去。
老八听说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微微皱眉:“……说到底还是我连累了你,当日我就与你说过,皇阿玛虽年纪大了,却是耳清目明,如今既他老人家说出这等话来,可不是你拿出十万两银子就能了事的。”
老九只觉得眼前一黑,若非身边奴才眼疾手快将他扶着,只怕他就要一头栽倒下来。
老八却道:“你别怕,这件事容我好好想想。”
三日之后,老九在朝堂之上当众说出自己愿再拿出七万两银子来,更是表明这是自己所有的家私,更道:“……儿臣这些年仗着皇子身份生意做的顺当,就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上次得皇阿玛教诲后,儿臣回去之后思来想去,觉得就该如四哥一样倾力而出。”
“不瞒皇阿玛所言,这七万两银子的确是儿臣所有家当,不过儿臣这些日子已命人变卖铺子,将能卖的庄子
、铺子都卖了,更会将这笔银子拿出来供给西北将士的。”()
四爷微微皱眉,只觉得老九这行径可不是他的做派。
?本作者阿洙洙提醒您最全的《穿成康熙心尖崽(清穿)》尽在[],域名[(()
果不其然,下一刻老九便道:“儿臣心系西北战事,听闻西北战事进展不顺,倒是由四哥捐出全部家当一事想到一个人,这人便是四爷故去侧福晋年氏之兄年羹尧。”
“年羹尧乃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如今在四川任职,虽为文臣,可对战事很有见地,儿臣曾见过他几次,觉得这倒是个可用之才。”
说着,他更是似笑非笑看了四爷一眼,道:“都说举贤不避亲,四哥也是的,既然你如此关心西北战事,就不该怕旁人议论而故意不举荐年羹尧的。”
四爷心里是咯噔一声。
他就知道老九不会有这么好心。
年羹尧的才能他自是知道的,若换成旁人,他定会与皇上举荐年羹尧的,但他也知道,年羹尧如今对他是恨之入骨,若叫年羹尧得了圣心,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前些日子他与皇上举荐格斯泰,此人也是一名猛将,才能不逊年羹尧,只是年纪有些大了。
皇上的眼神落在四爷面上,西北虽有富宁安坐镇,但进展却不顺,“老四,你觉得年羹尧如何?”
他对年羹尧印象不错,但仅限于对年羹尧四川的政绩。
四爷并不敢欺瞒皇上,只道:“回皇阿玛的话,年羹尧的确是个可用之才,此人心思灵巧,有勇有谋……”
有老九和四爷打头阵,顿时朝堂之上为年羹尧说话的大臣就不在少数。
一来是有讨好四爷与老九之意。
二来他们觉得年羹尧的确是个人才。
皇上微微颔首,当即就发话命人快马加鞭送信去四川,命年羹尧协助富宁安,希望他们能早日平定西北战事。
当弘昼听闻这消息时,他正在御花园与弘历捕麻雀。
往年他们捕麻雀都是用弹弓,弘昼向来准头极好,不说百发百中,却很少有失手的时候。
两个孩子闲着也是闲着,故而便用笼子来捕麻雀。
有乾清宫的小太监前来请弘昼两兄弟回去,很愿意卖个人情给弘昼,毕竟他们都知道弘昼捐给朝廷的银子有一大部分都来自于年家:“……真是恭喜弘昼小阿哥,贺喜弘昼小阿哥了,皇上已经命年羹尧年大人去西北,想必以年大人的才能,很快就能平定西北战事。”
“虽说如今年侧福晋去世了,可您也是要管年大人叫一声舅舅的,想必过不了多久,奴才们就要尊称他一声‘年大将军’的。”
弘昼微微一愣。
他记得历史上的年羹尧早就崭露头角,但却是在西北一战成名。
他心里说不上高兴还是不高兴,只觉得四爷好像离那储君之位远了些。
那小太监还在喋喋不休,恨不得将年羹尧夸上天。
弘历却很快察觉出弘昼的不对劲来,低声道:“弟弟,你怎么不高兴啊?”
弘昼摇摇头,笑道:
()“我没有不高兴。”
“我替西北将士和老百姓高兴了。”
“只是这消息来的太突然,我有点没反应过来。”
“年舅舅是文臣,怎么也能去打仗?难道这天底下真有能文能武之人吗?真是叫人羡慕。”
弘历免不得好生安慰他一番:“这世上能文能武的人毕竟是少数,你莫要伤心,你小小年纪,骑射就已经如此出色,已经很厉害了。”
弘昼虽面上带笑,可心里却是忧愁更多。
等着他们两个回到乾清宫,皇上心情也是大好,邀他们两个一起吃锅子。
等着锅子用完,皇上便道:“……我知道弘昼擅骑射,也听你们阿玛说过弘历书念的极好,既然如此,弘历,我便考考你。”
皇上略一沉吟,就道:“我听说你也会背《大学》是不是?既然如此,你便将《大学》背来我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