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81年,孔子71岁。
孔子已经作出停止修编《春秋》及六艺了,孔门弟子虽仍旧有许多人慕名前来拜师,但孔子门下如今高手云集,卜商、端木赐等都可以代师讲学。
孔子,按理可以安享晚年,度过他人生最后一段时光。
但孔子总是忧心冲冲,这些日子,他总想起那头死去的麒麟。自己被世人誉为圣人,在鲁国更是被国君尊为国老,麒麟难道是为自己而来?
大周王朝自武王分封以来,从未有麒麟这样的瑞兽出现在中原,礼崩乐坏的中原,已经不可能再有麒麟光顾,麒麟早就属于中原之外的瑞兽了。
但是,麒麟居然光顾了鲁国,并非是鲁国出了明君,并非鲁国推行了仁政,麒麟现身,唯一的解释应该就是鲁国出了大圣贤!
孔子相信,承担这个大圣贤责任的,应该就是自己。孔丘,孔仲尼!
多么祥瑞的一件大喜事啊,这意味着自己的努力方向一直没有错,复兴周礼,推行儒学,强化君权,实施仁政!
但是,麒麟居然死了,一出现就死了,这意味着什么?
吾道终矣!
孔子喃喃自语着,他相信麒麟现世,就是给自己一个警醒:你的理想是好的,也为之而付出了毕生的努力。但是现实是很残酷的,你的志向太过于高大上,完全被这个世界所抛弃了。
吾道终矣!
既然如此,那我又何必执着?
不再修编六艺了,也不再过问朝政了,什么国老不国老的,就请你们那些当官的,别来打扰我老孔了。
俺老孔,真心累了。这个春秋江湖,反正已经很乱了,但只要不乱得过分,或者说礼不要崩得过分,乐不要坏得过分,那俺老孔也就不要去关心了。
春秋江湖的乱象,无处不在,孔子也确实不想关心,如这个小邾国的事。
公元前481年春,小邾国有一个叫公子射的大夫,看着这个危机四伏的春秋江湖,感觉自己家的小邾国绝对没有长治久安的可能,决心找一根牢固的大腿抱抱。
这根牢靠的大腿,公子射认定是鲁国。
于是,公子射向全世界高调宣布:本公子从此加入鲁国国籍,成为一名光荣的鲁国人喽。
鲁国得讯后大喜,这真是天上掉大馅饼了,因为这位公子射作为小邾国公族大夫,自己有一块相当肥沃的封邑:句绎。
句绎,今山东邹城市东南。春秋走到了这个时候,老早将周礼规定的大夫无外交给抛到九宵云外了。一国大夫不但可以私自结交外国朋友,甚至还经常生大夫带着自己的封邑投靠外国的情况。
这其实就是变相叛逃,甚至连变相这个词都不用,直接就是叛国行为。
鲁国确实很高兴,而且执政上卿季孙肥甚至认为,这正是今年年初鲁国境内出现了麒麟这样的祥瑞后,鲁国得到的第一桩实实惠惠的大好事。
根据当时惯例,公子射带着句绎投靠鲁国,鲁国必须派人与公子射订立一个盟约,向天帝神灵盟誓,如今后咱公子射就老老实实做鲁国人,绝对不会出尔反尔,再带着这块封地回到小邾国,也不会再去其他外国。
鲁国保证,绝对不会亏待他,给予鲁国大夫地位,仍旧将句绎封给公子射等。
但公子射听说鲁国正安排与自己盟誓,立即派人亮明自己的态度:这个太麻烦了,你们只要派子路先生来一趟,跟我作个口头约定就是,根本勿需盟誓。
这几个意思?
子路,即孔子高徒仲由。公子射的意思很显白:整个鲁国,子路先生这样的人是最讲信用的,只要他肯出面跟我作个口头约定,就省去了盟誓这种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牺牲的程序。
想当年,齐国侵略鲁国,鲁国向齐国贿赂国宝岑鼎。当时齐国国君齐桓公担心被鲁国人骗了,就对鲁国讲,要求鲁国大贤柳下惠出个面,亲口说一声这鼎是真的,那齐国就收了鼎,退兵。
这故事我们前面讲柳下惠时讲了,当时鲁国给齐国的确实是个赝品,大家都希望柳下惠站在鲁国的国家利益高度上,对齐国人讲一声这是真品。
结果柳下惠认为,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信用是至上的,坚决不肯说假话。最终,鲁国不得已只好向齐国献上真品岑鼎。
也正因为如此,柳下惠就成了守信的典型,其个人信用,甚至过了一个国家的信用。
这样的人,如今已出现了,那就是孔子高徒仲由,子路先生。
为何公子射认为仲由出马,就可以省略盟誓?
因为仲由为人忠信果决,做事雷厉风行,一言九鼎,从来不毁约不弃诺,答应的事,肯定会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