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没有反应过来前,被他无比宠信的宰相杨国忠已然被护驾军士给砍杀。
而面对哭得梨花带雨的贵妃杨氏,李隆基纵然一时发抖,却还是让高力士把帛带给贵妃送去。
时年三十八岁的杨贵妃全身发抖,形容狼狈却丝毫不减风华美貌,只是她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再活下去。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在盼望着她死去,仿佛她的死亡就可以抵消这场战乱一般。
她的哥哥,她的姐姐,她的所有亲人都在刚刚被杀死,她也会很快死去的。
凄然一笑,杨贵妃没有再看向皇帝一眼,而是接过帛带,众目睽睽之下就在一颗梨树上自缢。
没有人欢呼,没有人说话。
现场一片静默,又累又饿的众人都在注视着杨贵妃这个绝代佳人的死亡。
随着《霓衫羽衣舞》的奏乐声响起,天幕的画面被分割成三等份:一份是杨贵妃的自缢场面,无数逃亡的人都在注视着;一份是昔日欢歌笑语奢侈糜烂的取乐场景,那里有着华衣美服珍馐佳肴;一份却是在安史之乱中为国战死的战士。
无数的人倒下,最后变成白骨累累,他们身后守护着的便是泱泱大唐。
天幕里的画面已然消失,巨大的棋盘再度出现。
当神女的身姿再度显现时,专心致志观看天幕的众人方才回神。
在这场安史之乱中,吾认为非常值得一谈的就是香积寺之战。
这是安史之乱的决战。当时对战的唐军十五万,叛军十万。那是大唐最为精锐的军队,却是在做自相残杀的对战。
双方都是唐军,战术、战备和人员都差不多,所以想要分出胜负,就只能用人命去拼。
原先大唐这边的士气低沉,不愿再战。毕竟皇帝都选择带着他的贵妃和宰相逃走,他们作为曾经被抛下的将士,如何能有捍卫一个已呈现亡国之兆的国家的信心和军心?
神女说到此处,神情是非常庄严的,直接就把众人的心,尤其是贞观君臣的心都给提起来了。
在此吾不得不提一下《秦王破阵乐》(2),因为这一首破阵乐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听到这一句话,生活在安史之乱之前的众人都有点不理解了,为何一首破阵乐能起到至关重要的的作用?
连李世民本人都觉得有点不可置信。
《秦王破阵乐》是唐太宗李世民作为秦王时,率军大破刘武周,于军中所作之乐,即位之后也时常是每逢宴会就演奏。
这是大唐著名的歌舞曲之一,同时也是唐军稳固军心和提升士气的最佳军队破阵乐。
当时唐军根本无心迎战,一心只想投降。
但唐军的先锋李嗣业高声大唱《秦王破阵乐》,咬牙脱了上衣,手持长。枪冲进敌人队伍解决了几个将领。
看到这一切的唐军士兵也跟着高唱《秦王破阵乐》,跟着先锋一起冲锋陷阵杀敌。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为何他们眼中常含泪水?只因他们对大唐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香积寺之战(3)持续了四个时辰,在这场战役里并没有任何与孙子兵法上相关的计策,因为它拼的就是人和刀剑。
短短四个时辰,整个香积寺尸横遍野,白骨深深,到处都是被鲜血染红的路。
最后唐朝胜利了,在付出一命换一命的惨痛代价后,十几万的将士性命,成功为唐朝多延续了一百五十余年。
而这便是一代天可汗的魅力,亦是盛唐的魅力。
即便是在唐太宗死后的一百零六年,他的余威仍在保护着大唐,保护着他的将士,保护着他的子民。
这正是验证了一个道理:有的人死了,但他永远活着;有的人活着,但他早就死了。
这说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
香积寺之战虽然胜利了,但大唐也输了。
因为从此之后,盛唐衰落,备受欺负的晚唐拉开序幕。
晚唐国力衰退,民生凋灵,曾经让万国来朝的盛唐啊,却是虚弱到让外敌频繁侵扰。
而这就是因为那些能为大唐保家卫国的将士,几乎全部都战死在那八年的安史之乱中。
后世无数悲伤盛唐落幕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想法,那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为何不死在开元二十五年?他们认为只要唐玄宗李隆基死在强占儿媳前,死在晚年昏庸前,死在安史之乱前,会不会盛唐就能一直延续下去?
但这仅是无数后世之人的妄想。
但吾认为妄想也未必是永远都不可实现,尔等听了吾这一课,想必心中已然燃起许多抱负,那边遵循本心去做吧。
有的命数早已天定,但能窥见神迹者,你们的命数方才起步。能在这未知命数道路上走多远,只待尔等选择如何。
神女神情略带悲悯的说完此言,随后再留下“三日后吾将为尔等上第二课”,便翩然离去。
独留下被香积寺之战震撼到失语的众人。
而天幕之中的巨大棋局还是没有下完,就像是众人的命数一般。
此时已经在局中,却还不曾走到最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