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做聪明。”韩厉道,“还是你义父有脑子。”
他没有露出太大情绪,这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有的犯人心志坚定,若是审讯官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就会被犯人牵着走。
“只不过呢。”他拉着长音,“你今日所说,乃一派胡言。”
小燕儿迷茫地停止哭泣。
“从剑州去京城根本不用经过丹阳,任何人都不会傻到多绕两个省的路。何况安王世子还是奉召入京。”韩厉道,“我给了你机会,你不说实话。现在,你从这些刑具里选一个吧。”
小燕儿眼泪涌出来,吓得不知道如何为自己辩解。
“大人,我说的都是实话,我说的都是实话”
她一个劲地磕头,反复说这一句话。
韩厉皱眉。
他并不认为小燕儿此时还有胆量撒谎,但她所说的,确实和自己所查有出入。
同一件事,不可能有两个真相,必有一方在说谎。
他更倾向于相信小燕儿。
因为纪金海死了,他没必要豁出性命来撒一个谎。
小燕儿还在磕头“我说的都是实话,义父不会骗我的”
韩厉挑眉,奇道“他待你很好吗你这般信任他”
“义父待我好,我便待他好。义父信任我,我便相信他。”
韩厉安静地盯着她看了会儿,把于初叫了进来。
“给她拿把椅子。”
于初搬了把椅子,拽起小燕儿胳膊,将人拖了上去。
小燕儿边哭边说谢谢。
“看好她。”
韩厉转身出了牢房。
牢房外,县令徐怀仁正候在那,见他出来,忙迎上前,同时命身边的衙役举伞帮韩厉遮太阳。
韩厉挥手让人把伞拿开,问“徐大人可知宣武八年,世子上京一事”
徐怀仁想了想说“宣武八年卑职尚未到任”
韩厉看他一眼。
徐怀仁马上说“不过衙门里有安王府调来的人,或许了解的更多些。卑职这就叫一个过来。”
很快,一个二十来岁的圆胖青年匆匆赶到。
“他爹是安王府的掌厨,他就在王府出生的。”徐怀仁介绍完,对那青年说,“大人问你话,你一定要如实回答。”
青年连连点头。
韩厉从宣武八年世子上京问起,青年一一答了,所答内容与之前他查的无太大出入。
韩厉思索片刻,忽问“安王府内可有人与丹阳省有关。”
那青年皱眉回忆,末了说“卑职不敢确定,不过世子生母薛氏应是丹阳或临淮人。薛氏怀孕那段时间,后厨常做淮阳菜。我还曾听厨娘们闲嘴时,说过王妃要把谁打回丹阳老家,但不清楚说的是何人。只不过”
青年顿了顿,没再往下说。
只不过王妃一向视薛氏为眼中钉,这个“何人”是薛氏的可能性最大。
韩厉挥手“你下去吧。”
如果薛氏老家在丹阳,那一切就说的通了。
薛氏自小被卖入王府,长大后成了主人的通房,诞下长子。
却在主母进门后,不断受到排挤,就连儿子的性命都受到威胁。
安王在幼子两岁时就入京了,此后薛氏的日子怕是更难。
即使丹阳与剑州相距不远,她肯定也不敢回家看一眼。
先皇诏书到时,王妃不能离开王府,她要在王府坐镇。
薛氏是孩子的生母,自然由她陪孩子一同上京。
京城路途遥远,往后不知何时才能再回来,于是薛氏在车队离开王府后改变线路决定先回丹阳老家一趟。
再之后生的事便与小燕儿的话对上了。
车队在丹阳郊外遇到劫匪,小世子逃脱,被玉楼所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