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把这扇要散架的木门拆下来,摆在院子里。
看着这扇木门,熊贵清觉得太寒酸了。
他太想跟老爸说,换一扇新的,我出钱!
可他不敢。
咬牙忍忍,以后再说!
熊长禄让儿子跟他一起拉扯着棉被,摆正铺在木门上,然后才拿来塑料布铺在棉被上。
“这样就不透风了。”
熊长禄说道。
“爸,这样行吗?”
“行,咋不行?”
熊长禄指挥着儿子,两人在四边用木条子裹上塑料布,直接压在棉被上。
然后就是叮叮当当的一阵敲打。
在棉被外面覆上了一层塑料布。
钉上棉被的门板重了很多。
爷俩费了些力气才把房门装上。
拉上房门,果然室内的冷风消失了,原本不太严实的房门,有了棉被的遮挡,也不漏风了。
“这下好了。”
熊长禄满意的夸赞道。
“爸,棉帘子呢?也挂上吗?”
棉帘子是东北人家过冬时必备的东西之一。
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挡风。
像熊家的入户门,除了钉上棉被外,在里面的门框上,还要挂上一床棉帘子。
进客厅的房门也要挂上一床。
厨房这边是没有房门的,所以不用考虑。
“先不挂,再过几天吧。”
现在虽然降温了,可还没到滴水成冰的地步,挂早了屋里温度高,蒸汽也放不出去。
爷俩又拿着剩下的材料,去厨房的后窗子忙乎了一阵。
一阵叮叮当当之后,长条形的窗子也封上了。
老妈余秀华对这个窗子满意得很。
她连连称赞,说这是最亮堂的厨房了。
以前她这个窗子是用小棉被封死的,只有到了夏季才拆下来透气的。
可见这个差距太大了,难怪她说好。
钉完了门窗,熊家的晚饭也上了桌。
今晚的菜是白菜炖土豆。
就这样的菜,也不是想吃就有的。
也必须等到秋后收了白菜土豆才有的吃。
至于大家想象中的什么反季节啊,什么大棚蔬菜啊,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出现。
不过,在农场的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菜园是搞过大规模冬储菜的。
可惜没有坚持下来,最后废弃了。
就在熊家的东边和南边,就有废弃的大菜窖。
“喝一个?”
熊长禄破天荒的提出喝一杯。
家里还有点剩酒,熊贵清给老爸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