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说道:“陛下英明。奴婢在宫中听过一件旧事,只是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朱祁镇说道:“大伴与朕,还有什么话不能讲吗?”
“宫中传言,太宗皇帝问罪安南胡氏父子,伪胡氏手撕诏书,言:‘今有大逆之事,何至于我?’”
“太宗皇帝才大怒,必诛之而后快。”
朱祁镇一听就知道,所谓胡氏所言的大逆事,是什么事情了。
算算明朝兵攻安南,是永乐四年。而这一件事情,比如在此之前,也就是永乐二年或者三年的时候。
永乐元年之前,就是建文四年,或者说太宗皇帝改称的洪武三十五年。
建文皇帝才死了几年。
胡氏所言的大逆事,是什么?朱祁镇岂能不明白。
真是撞到枪眼之上了。
朱祁镇轻轻一笑,说道:“而今之后,张少国公所言便是真的了。大伴有办法吗?”
朱祁镇这才明白太皇太后的话。
每一个能混到列位君前的大臣,都是一个欺君的高手。甚至说,不会欺君根本做不到这个位置上。
张忠是张辅精心培养出来的,虽然有些稚嫩。
但是却也有些风范了。
朱祁镇明知道,张忠所言与事实有所冲突,但是依然为张忠给出的规划而心动。
或许张忠的本意,不过是为了推动朝廷重返交趾。故而为交趾上面层层加码。
如果细细分析起来,张忠话里都是有话的。
即便是最不靠谱的一点,封建藩王镇守交趾。而今宗室之中,还真有一个人人称赞的贤王,就是襄王殿下。
王振微微一笑,说道:“奴婢给陛下找找,想来郑公公与太宗皇帝定然有私下奏对,宫中应当有存档才是。”
王振所言,不就是在宫中文书之中塞进去一册而已,对于掌管内廷大权的王振来说,仅仅是抬抬手而已。
对此,王振只有高兴,没有一点要阻挡的意思。
王振当然知道,这件事情,而今是没有是用处,只有等将来翻出来。就是秉承太宗皇帝遗志了。
也正合王振的政见。
朱祁镇在明白太皇太后的政见之后,与王振朝夕相处,也慢慢明白王振的心意。
王振固然想要朱祁镇做一个大有作为的皇帝,就如太宗皇帝一般,北征蒙古,南灭交趾,遣郑和下西洋。
种种作为,怎么说也是一代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