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夜雨缓缓地渐渐低落,漱漱而直下,没有人知道建文皇帝朱宇文此刻的心情,大概和历史上所有的亡国之君一样,从最开始的不敢相信,也到颓废的慢慢接受事实,但他比所有人都清楚,他的那个叔叔一旦进了皇宫,就是自己的国灭生死之时。

毕竟历史上的这样悲情帝王可不在少数,而大多数的亡国之君,都会遭到非人的折磨和虐待,甚至是残酷杀害,这大概是历史的定律了。

李自成大军杀入北京后,为避免妻女沦为俘虏,崇祯挥剑将多人杀死,还砍断了长平公主手臂,直言:“愿来生不再生帝王家”。帝王,封建时代最尊贵,也是危险系数最高的职位,尤其是帝国灭亡之际,他们基本都是难逃一死,即使暂时躲过一劫,也会被对手追杀,过着提心吊胆之日子。例如,宋高宗赵构,整天被金兵追杀,整天心神不定,担惊受怕,以致丧失生育能力;宋徽宗、宋钦宗这两父子就更倒霉了,在东北冰天雪地里受虐,生不如死。那么,国家灭亡后,有没有过得很好且善终的帝王呢?还真的有,他的后代还看到对手亡国,有一位大伙都非常熟悉。这些“活下来”的末代帝王,堪称是人生赢家,幸运之王。

汉献帝,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是“乱世奸雄”曹操的傀儡、女婿。曹操就是靠挟持汉献帝刘协,“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夺取中原地区,成为三国中最大的一股势力。曹操死后,曹丕强迫汉献帝退位让贤,假装“三让”之后,登上了帝王之位。但是,曹丕这大舅子很够意思,不但不杀汉献帝,还给他一块封地,继续祭祀汉朝祖先。如此,汉献帝成了“山阳郡公”,是一方土皇帝,日子过得相当滋润,后善终。

刘禅,蜀汉最后一位帝王,人称“扶不起的阿斗”,在位几十年,基本没有掌握实权之机会,但朝中多忠臣良将,却也过得很不错。魏兵突袭成都,刘禅没想过抵抗,而是将益州献出去,堪愿当亡国之君。不过,司马昭对他很不错,封他为安乐公,在洛阳还有豪宅、婢女侍候,让其“乐不思蜀”。因此,刘禅也得以善终,活了六十四岁。

孙皓,辛弃疾有诗云:“生子当如仲谋”,说的是生儿子应该像孙权那样,有勇有谋,这是歌颂东吴王孙权。有意思的是,孙权是英雄,但其孙子孙皓就不咋样了,虽说屡次御驾亲征晋朝,但几乎没啥像样之战绩。再则,孙皓为人太过残暴,又十分好色,连“好色皇帝”司马炎都自愧不如。晋军渡江后,孙皓将自己捆绑起来,主动投降。结果,司马炎封他为归命侯,在洛阳好吃、好喝款待,后善终。

曹奂,想当年,曹操、曹丕欺负汉献帝,夺取了老刘家的公司,如今司马家族也效仿曹丕,夺取了曹老板的企业,且手段一模一样——玩“禅让制”,虽说很虚伪,但却很有效。末代帝王被废后,司马炎封他为陈留王,可以继续祭祀曹氏列祖列宗,还能用皇帝礼仪,算是土皇帝。曹奂不但善终,他还看到西晋爆内乱——八王之乱,其后代(承袭陈留王爵位)则看到西晋、东晋灭亡,但陈留王之爵位没被废除,直到北齐时代才撤。

陈叔宝,“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就是影射南陈末代帝王陈叔宝。作为乱世帝王,陈叔宝不合格,他喜好音乐、美酒、诗词胜过江山,也正是因此而亡国。隋文帝杨坚评:“此败岂不由酒?将作诗功夫,何如思安时事?”算是“喝酒误事”吧。投降隋朝后,陈叔宝在洛阳过得还可以,美酒、音乐少不了,还得善终。死后,杨坚追赠他为大将军、长城县公。

柴宗训,大伙都说,若是周世宗柴荣能多活一阵子,估计就没宋太祖什么事了,燕云十六州也不用等到明太祖朱元璋去收复,其“十年积蓄、十年养兵、十年平天下”之夙愿肯定能实现。周世宗英年早逝,赵匡胤乘机动陈桥兵变,夺取了柴家江山,欺负柴宗训这孤儿寡母。但是,赵匡胤没杀他,还下旨让赵家后代永远不能为难柴氏家族,否则天理不容。柴宗训也是善终,但只活了2o岁。为此,许多人都说是赵匡胤暗中下毒手,真相目前尚未得知。

陈理,此人名气很小,也许大伙都没听说过,但其父亲可是元末响当当的大人物——汉王陈友谅,后还称帝,国号“汉”,史称“陈汉”。6o万大军惨败鄱阳湖,陈友谅中箭身亡,大将张定边带着陈理血战突围,跑回武昌称帝,继续与明军(吴军)为敌。接着,朱元璋亲征武昌,击败汉军,年仅12岁的陈理开门投降,受封为归德侯。按理说,投降之后就应该夹着尾巴做人,但陈理屡次口出狂言。朱元璋也够意思,毕竟是小孩嘛,也没治罪,而是让他去去高丽呆着,吃一吃“韩国泡菜”,结果也是善终。

元顺帝,1279年3月,蒙古铁骑在崖山一战中彻底击败宋军,1o余万军民投身大海,宣布南宋灭亡。1368年7月,2o万明军精锐抵达大都郊外,常遇春准备火包抄京城,直接将元朝宗室“团灭”。然而,徐达拒绝了(可能是朱元璋授意),因为元朝毕竟是正统帝国,俘虏元顺帝后,朱元璋可不好处理,于是暂缓进兵,让元顺帝有了逃跑之时间,最后善终。元朝灭亡后,因为蒙古贵族没有放弃南下念头,明朝只能屡次出兵塞北,在草原上猎杀对手。

溥仪,这是家喻户晓之末代帝王,清朝最后一位帝王,也是华夏封建帝国最后一位帝王,如今还有以他为题材拍摄的影视剧。1644年9月,孝庄、顺治这孤儿寡母入主中原,宣布大清对全国之统治;1912年2月,隆裕、宣统这“孤儿寡母”在袁世凯、革命军联合施压下,主动宣布逊位,体面结束了大清帝国之统治,并将一切资产交给民国,从而避免了国家分裂。民国也够意思,清朝皇室私有财产不得侵犯,民国每年再额外拨款四百万,算是生活费用。溥仪呢?当然是善终了,还成为新时代的公民,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综上所述,汉献帝、刘禅、孙皓、曹奂、陈叔宝、柴宗训、陈理、元顺帝、溥仪等这九位末代帝王,都是亡国后可以善终之主,算是幸运之王,人生赢家。这就有意思了,为何有些末代帝王会被杀,有些则善终呢?我认为,主要三点:其对现政权威胁之大小如何?有无利用价值?时代环境怎样?例如,清朝末代帝王肯定不会被杀,毕竟是“近代社会”,还要考虑到边境问题。

但最开始,灭国的君王都并不是会遭遇这样悲惨的下场的,至少最开始春秋时期,别说是亡国之君了,甚至对战败的敌方将领都会进行良好的善待,而这些规矩也是往往从某些人开始破坏殆尽的。

中国的历史悠久而漫长,产生了众多大大小小的王朝。载与史书中的王朝更替,在今人看来,无非是书面上的一些文字。但今天的人们却往往忽略了这种更替当时也许意味着天翻地覆,意味着战争、鲜血与火。

在王朝更替过程中,受到所谓天命转移最直接冲击的,莫过于末代王朝的皇族与他们的亡国之君。一提起前朝的亡国之君和宗室们,很多人脑海中不约而同的浮现起了一个词,那就是新生王朝对他们的斩草除根。

但殊不知,在中国的历史上,对待前朝的亡国之君,并不总是所谓斩草除根,对亡国之君们的态度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从善待到斩草除根的漫长过程。

我国政治史上,有一个渊源久远的礼制传统,即二王三恪礼,有时也称二宾三恪或三恪二王后,也可以单称三恪、二王。此礼属于宾礼之一,具体操作是由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对前朝宗室后裔进行册封,授予王侯的名号,并且给予封国,负责对前朝宗庙的祭祀。二王三恪制度的实行,对于历朝统治者有着诸多的好处。

先,在王朝更替的过程中,掌握着大量资源的莫过于当时的皇族宗室们,他们的利益和生存与自己祖宗所开创的王朝共存亡,因此,他们往往是一个王朝最顽固的守护群体。如果新生的更替势力想要取代这个王朝,逼迫的过紧,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而通过二王三恪制度,给他们一个保障和退路,往往可以减少更替过程中的阻力与伤亡,减少新王朝建立的压力。

其次,通过对前朝后裔的善待,可以笼络遗老遗少,拉拢人心,利于统治秩序的恢复与重新建立。最后,彰显新王朝的正统地位。通过裂土封爵,将前朝具有号召力的亡国之君与宗室子弟置于新王朝的监控之下,有利于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二王三恪制度实行的还是很不错的。

商汤灭夏,将作为亡国之君的夏桀流放在了南巢,而夏桀的周围保留着原来的近侍之臣,基本上维持了奴隶制社会时的贵族生活。周武王伐纣灭商,作为亡国之君的商纣王举火自焚。但如果按照二王三恪,纣王的下场很有可能是和夏桀一样的,这一点可以通过武王在纣王自焚后的叹息与分封纣王二子为诸侯,允许他们裂土封爵可以看出。就算是到了后世所谓的暴秦统一六国时,秦始皇也没有对六国原贵族进行屠杀,只不过对他们进行了迁徙与监视。

二王三恪制度施行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汉献帝与曹魏,曹魏与司马氏两次政权交接的过程中。汉献帝自即位后,汉家的天下便摇摇欲坠,等到曹丕显露出野心准备取而代之时,汉献帝刘协为了保全自己,配合曹丕完成了一场禅让的大戏,曹丕封这位汉家的亡国之君为山阳公,食邑万户。同时,山阳公位在诸侯王之上,享受着极其高的礼遇,如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封地里还可以奉汉朝的正朔,出行仪仗照如天子。这使得曹魏建立的过程中避免了大规模的流血,汉帝获得了全身而退;同时还表明了曹魏政权的正统性,一举多得,正好验证了上文所提到的二王三恪制度的好处。

等到四十五年后,曹魏国内的巨族司马家按照曹丕的剧本重新翻拍了一遍这出戏,曹魏政权禅让给了司马家。而曹魏的亡国之君曹奂被封为陈留王,奉魏祀,在其封国内可以奉魏正朔,仪仗照旧依天子。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汉朝的山阳国依然存在,也就是说,曹魏都灭亡了,而二王三恪礼下的山阳国依然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二王三恪下陈留王曹奂和他的陈留王国可以说是待遇最好的。晋惠帝太安元年(3o2年),陈留王曹奂在陈留封国得到善终,享年五十八岁,晋朝还专门给他上谥号为元皇帝,后人称之为“魏元帝”。国灭时还活着的亡国之君上帝谥,这在后世是万万不可想象的。而陈留王的封国在之后历经东晋和刘宋。由此可以看出,在东晋以前的中国古代政治史上,二王三恪下的诸多亡国之君们所享受的待遇和后世的杀戮是完全不同的。

由二王三恪下的善待到对前朝亡国之君大开杀戒的转变是何时开始的呢?

对亡国之君大开杀戒,开始于南朝宋武帝刘裕。刘裕代东晋而立,开创了刘宋,东晋的末代君主司马德文为了全身而退,十分配合的完成了禅让的仪式,同时,不等所谓的“三让礼”开始,就直接从皇宫搬了出去。刘裕虽然一开始按照规矩封了司马德文一个爵位,但最后还是派兵把司马德文杀害,并对司马氏痛下杀手,开了后世屠杀前朝末代君主与宗室的先河。

为何历史的进程到了刘宋这里,就不再按照二王三恪厚待前朝君主呢?究其原因,产生这种现象的核心,在于拥有皇权的家族和个人开始了转变。先秦以前,一直到东晋世族时代,政治实际上是一种“贵族政治”,参与者都是有传承的世家大族,政治的一个核心是“礼”,礼维护了最强大的家族,也是最高统治者的统治。同时,也让所有政治的参与者有要有风度,不能只顾着利益。礼要求皇权的争夺者们在血腥的竞争中要吃相好看,要有风度与礼节。

但到了东晋的末期,社会的巨大动荡让世族、贵族们的辉煌开始逐渐成为过往。社会的动荡,使皇权的争夺者由贵族转向平民、乃至兵痞流氓阶层,统治艺术的内在核心“礼”在这一时期受到了极大地破坏。从此,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所产生的新王朝,很少有能按照二王三恪厚待亡国之君。

如刘裕的重孙刘准,升明三年(479年),被迫禅位于萧道成。而就是这年五月,便被萧道成杀于丹阳宫,终年十三岁。

萧道成的后代萧宝融被萧衍逼迫进行禅位,但等到萧衍即位以后,就立马派人杀害,终年十五岁。

萧衍的后代萧方智禅位给陈霸先,陈霸先称帝后,派兵杀萧方智,萧方智绕床而跑,边跑边哭,士兵转了好几圈,才把他一刀砍死,终年十六岁。

等到后来,周静帝宇文阐禅位给丞相杨坚,开皇元年,便被杨坚派人害死,终年九岁。

最为凄惨的,莫过于宋徽宗与宋钦宗父子二人。在靖康之变中遭受着无比的屈辱,又被流放到苦寒之地悲惨的死去。

因此,中国历代王朝按照二王三恪对前朝末代君主由善待到变为斩草除根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之所以产生这种转变,还是在于皇权的争夺阶层的转变。二王三恪礼产生于贵族政治时代,有利于维护新生政权的统治,当其生存的土壤生转变,皇权争夺过程的残酷性增加,便自然而然的决定了斩草除根存在的必然性,也宣告了此后绝大多数亡国之君们的悲惨命运。

这么多帝王之中,亡国之君,大多数没有好下场,鉴于此,建文皇帝毫不犹豫的和母亲吕氏便在宫城里放了一把火,宁死也不愿意被自己的那个叔叔给活捉。……

书友推荐:封神:开局一个凤凰分身炮灰是心机美人(快穿)混沌剑神相敬如宾第六年被嫡姐换亲之后玻璃灯和大叔奔现后直男宿主被反派强制爱了缠金枝(古言1v1,先婚后爱)婚色糙汉,被哥哥舔逼后上瘾了(兄妹h)升温网恋到顶头上司了!异界游戏制作人正义的使命书呆子很苦恼城里的香艳重生知青:我的火红年代龙王令六零寡妇再嫁
书友收藏:青云官道开局萌男变身美少女一品红人官家天下浪漫时光NBA:开局交易麦迪,震惊联盟玄幻:老婆女帝,萌娃大闹九州她是儿媳公媳高我的绝品老师天才少年,开局便是救世主全民神祇:我献祭亿万生灵成神及时行乐NP城里的香艳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七里香古龙世界里的吃瓜剑客风水之王让你契约鬼,你契约钟馗?婚色糙汉,梦里花(强制、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