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所有船只形状的相关讨论延续了很多年,说法有很多种。
现在终于现了实物,群里面不少人都感到好奇。
不一会的工夫,一张直播截图被到了群里。
“这么看出个什么来?张高清的行不行?”
“看样式的确像是明朝的风格,不过,怎么断定是郑和下西洋的船?”
“我也觉得挺奇怪的,这上面也没有标志,有没有靠近一些的图?”
“没有,深潜器根本没有靠过去,这张图已经算是不较好的了。”
得知林尘并没有进行近距离的观察,群中不少人都对林尘判断的依据感到好奇。
“难道是现了什么跟郑和有关的文物?”
“应该没有,我刚才在直播间看着,那艘深潜器就是在附近转了一圈,什么都没有动。”
“这是什么判断出来的?奇怪。”
“奇怪加一。”
“奇怪加一。”
“奇怪加一。”
……
巨大的疑惑将群里众人笼罩,在他们看来,以现场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判断出那艘的真实来历。
但是林尘也不可能在没有依据的情况下,作出这种判断。
疑惑的不仅是他们,全国各地的考古群都在议论林尘判断的依据,只是研究了半天,依然谁都没有看出端倪。
……
深潜器。
在经过了一番商量之后,肖阳那边还是做出了决定,。
“你们那边可以视情况进行一些取样工作,但不要停留太久。”
“是!”
凌霄天中断通讯,接着,看向林尘:“我们取些什么东西?”
关于取样的事情,肖阳没有详细说明,显然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取样。
而知道答案的人,无疑就是林尘。
“把那些铜钱带一些就行。”
这些证明木船身份的最佳证据,深潜器的采集篮空间有限,后面还不知道取样什么东西,现在要是装了太多东西,一上一下跑一趟,要浪费不少时间。
“不用弄点别的?”
“不用。”
林尘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要是有这些铜钱都还弄不清,他真心怀疑考古队负责的人是什么水平。
见林尘这么肯定,凌霄天和郝易两人虽然还是觉得取样的有些少,最后还是照着林尘的话做了。
等下还有好多处地方需要他们查看。
“你说这艘船是为什么会在这?”
一边进行取样工作,郝易一边询问起了心中的疑惑。
到底是明朝的官方记录里面隐瞒了重大的事故,还是别的什么情况?
木船的出现,让他对其他地点的东西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凌霄天没有吭声,这个问题他也觉得奇怪。
林尘想了想,分析道:“应该是生海难了,当时明朝的造船技术相当领先,周边的国家的船队构不成什么威胁。”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初期,不管是火炮技术,还是造船技术都死世界最顶尖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