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钺听见这话,微微皱眉:“谁是陛下?”
太监一惊,连忙改口:“将军、将军是陛下!城中那位陛下愿降,求将军手下留情!”
李钺笑了一声,加重语气:“让那位陛下亲自来见朕。”
“是,是……”太监被吓得不轻,屁滚尿流,跑下城楼。
不多时,大腹便便的老皇帝,便在一众太监的搀扶下,登上城楼。
他高声喊道:“李将军、祝大人,朕……不是,臣愿降!臣愿降!”
李
钺调试着手里的弓弦(),淡淡道:那就开城门吧。
是是是!老皇帝面上一喜?()_[((),以为有了活路,跌跌撞撞地跑下来开城门。
城门一开,李钺一箭射在门上。
老皇帝赔着笑,夸赞道:“陛下好箭法!”
李钺没有理会他,和祝青臣一同入城。
城中门窗紧闭,一片寂静,但祝青臣知道,百姓们正胆战心惊地躲在里面,朝外面偷看。
两列亲卫骑着马,率先冲进城里。
亲卫朗声喊道:“新帝有旨,我军入城不伤百姓!诸位不必惊慌!不必惊慌!”
马蹄踏破长街青砖,亲卫的声音回荡在一片寂静之中。
在祝青臣和李钺骑着马,即将进宫的时候,只听得“嘎吱”一声响,有个小孩推开窗户,好奇地探出脑袋张望。
父母连忙按住他的脑袋,把他抓回来。
祝青臣回过头,朝那小孩笑了一下。
*
用时一年半,军队就这样进了城。
和前世李钺的三年相比,直接缩短了一半。
纵情享乐的前朝皇帝,还奢望自己能够分到一块田地,做一个富家翁,度过余生。
结果第二天,他就被告知,新帝判他斩立决,就在街市口,百姓都可以去观赏。
他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拖了出去。
至于剩下的贪官污吏,该斩首的斩首,该流放的流放。
祝青臣和一众文臣,花费了足足半个月的时间,才把名册整理出来。
新朝初立,须得有新气象,年号国号、官职官制、礼法吏治,都是要重新商定的。
这些工作,就都落在了文官们身上。
而文官又以祝青臣为首,所以在平定天下之后,他格外忙碌。
不过祝青臣乐在其中。
上辈子没来得及做的事情,他这辈子要全部都做一遍!
一个月后,偏殿暖阁里。
祝青臣和一众文官,正在商议新帝的登基大典。
当然,李钺也在场。
他不太在乎这些,只是看着祝青臣神采飞扬的模样,就想陪着他一起。
一个大人拿出前朝旧档,供众人参考。
“前朝大概是帝后一同祭天,乘车自朝阳门出,一直到祭天台……”大人似乎想起什么,连忙道,“当然了,陛下尚未立后,所以陛下独自祭天。”
祝青臣转过头,看了一眼李钺。
李钺清了清嗓子,道:“从前不立皇后,是因为天下未定,怕我战死沙场,白白叫皇后苦守。现下趁着登基大典,倒是可以把皇后一起立了。”
李钺说完这话,便看着祝青臣。
只是他已经暗示得这么明显了,还是有人不明白。
“陛下可有心仪人选?若是没有,不若在京中世家女子中挑选一二?”
李钺皱起眉头,其他人都不可置信地看着他。
()你在说什么屁话?